1928年5月,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应南洋商人刘雨的邀请,赴香港、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演出。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出国演出。他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南洋,不少华侨向他们问候,有的还送上'难忘乡情'一类贺词或大匾。不知不觉七个多月过去了,转眼到了中国人急于回家过年的时候,剧团人员回家心切,剧团只得就地解散,只留下黎锦晖和他的女儿黎明晖、妻子徐来以及王人杰、黎俐俐等五人暂住新加坡。
几个月的演出,收入大多用在了旅途上,没有挣多少钱。剧团解散时,黎锦晖将不多的钱统统发给了先行回国的演员。
就在黎锦晖为了几个人的饭钱和归国路费发愁的时候,这时上海一家唱片公司来函,说黎锦晖的唱片、歌曲在上海畅销,请他作爱情歌曲一百首,能得到可观的稿费,并预付定金500元大洋。这样不但解决了生活费,旅费也不用担忧了。
为了挣钱,挣路费,黎锦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歌作曲。
一天黄昏时分,徐来叫黎锦晖到海边散步,他俩坐在礁石上,面对夕阳下迷人的大海,见到当地载歌载舞的男女青年,黎锦晖对徐来说起了家乡风景如画的桃花江,想起了江边如画的美人吴娜,一时挥之不去,忽然来了灵感,对着徐来唱一句、写一句,一首通俗爱情歌曲《桃花江是美人窝》就这么诞生了。
回到屋里,徐来和王人杰拿着黎锦晖写的手稿唱了起来:我听得人家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不错/我每天都到/那桃花林里头坐/来来往往的我都见过/全都好看吗/好……黎锦晖听着听着完全陶醉其中了。黎明晖和黎俐俐更是听入了神。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这首歌创作别出心裁,描绘大胆脱俗,情调愉快、开朗,歌词一开头就展现了桃花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特性。
'我每天都到桃花林里头坐,来来往往的我都见过……全是伶伶俐俐,小小巧巧、婷婷袅袅、多媚多娇……多么称,多么润,多么俊俏,多么匀……'
通过歌词的描绘,那一群群聪明利落、天真活泼、肤色柔嫩、才智出众的美人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我也不爱瘦,我也不爱肥,我要爱一位像你这样美,不瘦也不肥,百年成匹配。'通过瘦与肥两种容貌的比较,刻画了他所爱的美,不在于容貌的选择,而在于心灵,即德才品质上的美,他是在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迫切需求的是真挚的爱情。
'爱情火样烧,全身熔化了。'歌词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感情。爱情是最宝贵的,一旦爆发就要大胆地去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将美的愿望实现。
《桃花江是美人窝》歌曲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又是男女爱恋的表露,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