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民歌代表人物

曹玉俭(1900~1976),大蒲河人。他是昌黎民歌艺人中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从13岁学唱民歌,一直到60多岁,嗓音依然清脆嘹亮,字正腔圆,感情充沛,节奏准确。他演唱的《绣灯笼》、《拣棉花》、《茉莉花》、《正对花》、《反对花》等20多首民歌,声情并茂,独具一格,名蜚乐坛。特别是他对嘟噜音、呼噜音、喉克音、鼻克音、重尾音以及各种滑音、装饰音和腊儿梅、得儿撒等特殊技巧及衬词等掌握得十分熟练。他不但亲自登台演唱,还把他的演技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后代,培育出齐凤英(被选调到河北省歌舞团充任民歌手)、曹惠芬等10多名新民歌手。曹玉俭多次参加昌黎县、唐山地区、河北省和全国业余文艺汇演,获得专家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他被邀请到中央歌舞团、天津音乐学院、杭州歌舞团等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传授民歌技艺。他演唱的《茉莉花》由中央歌舞团灌制成唱片推广全国。

秦来(1901年生),西张各庄三村人。他年轻时,与别人合伙卖针,他富有演唱天才。在出摊卖针时,以叫卖调演唱民歌,招徕顾客。通过九练十磨,练成了云遮月的嗓子。唱词清楚,曲调动听,成为有名的民歌手。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时演唱的《小看戏》、《游南关》获得好评。

郭文成(1896年生),达子营村人。17岁开始学民歌,后到东北海伦班唱戏,打下唱腔的功底。回家后,广泛采集民歌演唱。唱腔平稳悠扬,声音宏亮,别具一格,颇受专家和群众的好评。

郭孙氏(1890年生),东罗家营村人,是出名的女民歌手。她的民歌技艺以行腔悲壮、婉转着称。

另外,昌黎民歌演唱艺人王世杰(1940年生)为河北省较有影响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之一。

为您推荐

昌黎民歌文化影响

由于民歌的曲调和唱词,是广大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升华,合民心、切民意,所以,它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渔民拉网、建筑打夯,唱起劳动号子,既可使劳动节奏整齐划一,又鼓舞干劲;小商小贩在摆摊售货时,唱起叫卖调招徕顾客,生..

昌黎民歌代表作品

建国后,昌黎民歌在历经千百年的压抑后获得新生,尤其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进入了挖掘、整理、继承、创新的阶段。县文化馆组织较大规模的采访,拜访老艺人41人,共搜集传统民歌155首,劳动号子7首,叫卖调5首,抗日民歌22首,总计1..

昌黎民歌演唱形式

昌黎民歌有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3种演唱形式。 秧歌调也叫秧歌绺子、打风流,主要是在群众扭秧歌时演唱。其特点是高昂喜悦、活泼风趣。结尾前加有咚呛依咚呛的锣鼓点或哎咳哎咳哟的衬词。演唱中有的指名道姓对唱,一..

昌黎民歌艺术特色

昌黎民歌简介

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对这四类内容的演唱各有技巧,有的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有的声里传情,通过'绣'、'画'来描述人的心理变化,但都强调..

昌黎民歌历史渊源

昌黎民歌与昌黎地秧歌同时诞生,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早期的昌黎秧歌有扭有唱,人们也称其为'唱秧歌'。后来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昌黎地秧歌就舞与唱分离了,秧歌只扭不唱,民歌只唱不扭了。昌黎民歌中的'..

昌黎民歌演唱内容

昌黎民歌有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生活4种类型。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劳动中呼喊而带有音乐的口号。其中渔民号子为渔民捕鱼拉网所用,它有昌黎调、山东调和团林调之分,昌黎调流行较广。昌黎调的渔民号子,其曲调分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