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民歌演唱形式

昌黎民歌有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3种演唱形式。

秧歌调也叫秧歌绺子、打风流,主要是在群众扭秧歌时演唱。其特点是高昂喜悦、活泼风趣。结尾前加有咚呛依咚呛的锣鼓点或哎咳哎咳哟的衬词。演唱中有的指名道姓对唱,一问一答;有的分组对唱。

单口唱也叫昆腔曲,由1人单独演唱。大多活动在村头院落,只用1副竹板自打自唱。其特点是曲调连贯完整,内容大多是叙述故事。

对口篇由东北地区的二人转转化而成。分为蹦蹦调、划拉调和哼哼调三种。由二人对唱、一问一答。后来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创新,逐步增加乐队伴奏,边舞边唱。唱腔圆滑,姿态活泼。

为您推荐

中国艺术歌曲的运用及演唱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艺术歌曲诗词优美,内涵丰富,歌词涉及面广,或是写景,抒情,或是畅谈心声。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中国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声乐教学还是演唱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于声乐教学而言,中国艺术歌曲已经..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

  艺术歌曲的演唱是对诗人、作曲家的作品进行阐释,由演唱者来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艺术歌曲的演唱不像歌剧一样有前后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也没有剧目道具等来衬托和渲染,只有在极短的时间里由此一人来表现作品,因此,对演唱..

王志信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在王志信民族声乐教学中,他特别强调:要注意歌曲中语气的对比和音色之间的对比,虽然语气不同,起承转合,但不要抑扬对称。在唱新作品时,首先要正确理解歌词,大声朗读歌词,同时要注意语气的表达,而且要运用到演唱之中。   ..

歌剧中的演唱技巧

歌剧中的高音演唱艺术特征

     (一)歌唱共鸣的艺术体现   若想使得歌声圆润、悦耳,必须利用共鸣。我们歌唱时,主要利用的是共鸣腔体有胸腔、咽喉、鼻腔及头腔,声音要好听,必须在唱高、中、低音时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鸣,也就是声音的高位置。..

纳溪民歌的音乐特征

  (一)旋法特点   纳溪民歌中,具有起音旋律一般较高,基本为一字一音,尾音长且下行居多的特点。在曲式上,由一个基本句式作为基础,反复若干变体而成,呈现单段体、一段式的形态特征,在同一首歌曲中,根据歌词的反复变化,形成不..

纳溪民歌的文学艺术特征

  民歌应该是起源最早,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祖祖辈辈传唱,历史悠久,是纳溪人民精神文化的体现,是记录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研究川南地区风土人情的依据,是历史的活见证。从民歌演唱的内容,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