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赋文章注释

1、橘中之乐:乃指一典故,语出《玄怪录.巴邛人》,巴邛人在自己的桔园中,发现有两个桔子特大,剖开后看到每个桔子里有两个白发红颜老人在其中游戏,以为桔中之乐,不减商山四皓,只可惜不能根深蒂固,以致被愚人摘下。他们随即从袖中抽出一草根,化为飞龙,四人乘龙高飞远去。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人生是虚幻的,世界之大,其实只是一个斑点,一片枣叶,可以纳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吾闻桔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余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举枣叶之有余,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这是地地道道的佛家观点。尚在太守任上,苏轼已陷入佛家的泥潭中去了。

2、商山: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城西7.5公里丹江南岸。不仅以名夺人,更兼极富诗情画意,历来为人们所向往。

3、四老人者:四老人与商山有关,当指商山四皓。分别指的是秦末汉初(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着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后用'商山四皓'代指贤人。

4、鸱夷:一指革囊,一指盛酒器。根据语言环境定其义。

5、镮:读音huán,通'环'。圆形有孔可以贯穿的东西:耳~。指~(戒指)。

6、帝觞:帝王的酒器。

7、髦蛮:语出《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8、范蠡:春秋战国末期楚国人,后入越,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舟泛海而去,至齐,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9、夫差:即姬夫差(?-前473) 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6-前473)阖闾次子。曾大败越国,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后连年征战,民生凋敝,被越国所灭,夫差自杀。

10、西子:即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为您推荐

洞庭春色赋文物简介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後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後总计六百八十..

洞庭春色赋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着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

洞庭春色赋文物特色

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

洞庭春色赋文章注释

洞庭春色赋作品原文

洞庭春色赋 苏轼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 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举枣叶之有馀,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袅袅兮春风,泛天宇兮清闲。吹洞庭之白浪,涨北渚之苍湾。..

洞庭春色赋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在..

田世光湖畔春色图②

  【名称】田世光湖畔春色图   【类别】中国、   【年代】现代 上世纪70年代   【作者】   【简介】   纸本,设色,纵125厘米,横69厘米,   款识“公炜田世光写于柳浪庄上”,钤“田世光印”白文印和“公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