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发展

弦板腔早期是从隔帘说书的皮影戏开始的。艺人们将用羊皮、牛皮刻制成的各类戏剧人物,在撑展的纱帘上通过灯光挑动皮影,映像表演。最早的弦板腔皮影总是只有四个人说唱,被群众称之为'四人忙'。当时在关中流传着一首歌谣:'一辆大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四人分为两部分,在纱帘'亮子'前操作挑动皮影兼演唱的叫前手。后面'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敲带鼓弹硬三弦,一个拉二弦折铙钹,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锣、唢呐、大号、小号。后来发展刻有四手、五手、六手等,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

弦板腔历史上一直以皮影戏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弦板腔板式有10多种,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气死人'(即'阴死板'、'提头'等)实际是变化局部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在紧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其余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暂插入性板式,很少单独使用。弦板腔的唱词,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宛如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击节作用,所以唱腔清晰,雅而易懂。

近代由于名老艺人多分布于乾县、礼泉一带。礼泉以王天德为首,擅长演唱武打戏,故事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说唐》、《封神榜》、《西游记》等。乾县弦板腔名老艺人郝振安后期演传奇戏,唱腔缠绵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上世纪五十年代,乾县组织一部分老艺人对弦板腔加以改造,使之脱离皮影搬上舞台,曾经辉煌一时。但是此种辉煌如昙花一现,很快偃旗息鼓,此前对该戏剧音乐唱腔的改造也颇受诟病。有识之士以为,弦板腔和皮影戏从历史上相互托生、相互依赖,盖因无论音乐还是唱腔,皆有'隔帘说书'成分,将该剧搬上舞台脱离隔帘之后,不管音乐还是唱腔,均显得气息微弱,力道不足,无论如何调治也难以达到舞台剧应有的演出效果。苏州评弹、京韵大鼓作为民间曲艺,至今生命力不衰,此等实例值得思考、借鉴。

为您推荐

世界戏剧日发展历史

'世界戏剧节'是国际剧协1957年在巴黎发起并创建的。 从1962年开始庆祝。许多的国家及国际戏剧活动都在这天举行同步庆祝。其中最重要的是透过ITI发的邀请函传达'世界戏剧节的国际文化讯息',由一位道德高超的知名人物,..

神池道情戏流传发展

神池是典型的黄土风情地带,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块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雄浑神奇的足音,在这里,孕育了以其淳朴清新、优美抒情的音乐特色和回肠荡气、夺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见长的神池道情,它以神池县为基地而取名,有着丰富多彩..

多朗热瓦普历史发展

公元14世纪,国内外民族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维吾尔族人民在原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乐器,创制出一些新乐器,喀什热瓦普就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一直盛传不衰。到了清代,热瓦普被列入宫廷回部乐(即维吾尔族..

弦子腔由来及发展

凤阳花鼓戏发展

过程 清代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常被作为花鼓灯文场中的主要曲调来演唱,后来,艺人们吸收泗州戏与外来剧剧种的营养,根据说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逐渐向戏戏曲演变,至光绪年间,形成花..

丝弦丝弦发展

丝弦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现了既唱丝弦又唱老调、河北梆子的三合班。打击乐器也由'京家伙'改用'苏家伙'。后又从昆曲、京剧吸收大量营养充实自己,'京家伙'、'苏家伙'并用..

姚剧姚剧发展

清乾隆年间,余姚的灯班开始从业余发展到专业,从生旦'对子戏'发展到'四花四旦'的'八勿折',演出地域也从余姚本地扩大到杭嘉湖地区。民国初年,姚剧已进入上海演出。进入上海后的姚剧受苏滩、申曲、常锡滩簧等兄弟剧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