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演员不用上台表演,而是通过操纵影人来展现形象,戏台一般搭在村子里宽阔且地势较高不积水处,用四根粗一点的檩子在四角处埋在地下做立柱,用大块苫布或纤维布围在戏台的左右和后面,戏台前面用纸或白布做影窗,面向观众。影人和景片都用驴皮刻制,因而有'驴皮影'之称。
最早的皮影戏记载始于北宋,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民间说唱艺术的兴起逐步发展起来的。皮影戏的起源与古代弄影幻术、民间弄影之戏、古代镂皮雕饰、民间剪纸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到汉唐傀儡表演、五代挂图俗讲、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的影响。元代曾把皮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大军远征欧亚大陆时,皮影戏也被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国家。明清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特别是清末民初,演出的剧目丰富,雕刻精巧,以牛羊皮制作的影人为主,形成了造型各异的艺术作品。
最初进入林东镇唱皮影的,有邵、庞为代表的数十家影班子,皮影艺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影班子发展到了40多个,皮影艺人200多人。当时唱的是'溜口影'(无影卷),无正式影卷(唱本)。戏班人数少,影人也不多,伴奏乐器单调,演唱曲调也不固定,按13趟大辙唱,只要不跑辙就行。演唱的语言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也较为灵活。艺人可以触景生情,褒贬人物或抒发情感。随着皮影戏的发展,也由原来唱'溜口影',改为唱翻影卷的皮影。解放初期,那时的城镇,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文化娱乐活动少,看电影、看戏对普通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皮影戏因艺人少,不受场地限制,影箱灵活移动,在民间受到人们的推崇。每年农闲季节,皮影班子走街串巷的演出,有时一唱几天或几十天,是常有的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