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皮影戏
巴林左旗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2010年内蒙古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就包括巴林左旗皮影戏。
巴林左旗林东皮影大多是东北皮影,其影人细腻华美,刀法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用透明、无孔、光泽度较好驴皮制作。影人头部的线条流畅圆润,眉眼刻画生动传神,色彩淡雅多变,装饰效果极强。尤以表现室内陈设、人物发式、服装等见长..
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演员不用上台表演,而是通过操纵影人来展现形象,戏台一般搭在村子里宽阔且地势较高不积水处,用四根粗一点的檩子在四角处埋在地下做立柱,用大块苫布或纤维布围在戏台的左右和后面,戏台前面用纸或白布做..
巴林左旗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2010年内蒙古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