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古迹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这是辽天庆六年(1116)的墓葬。画面上有一男舞者,乐队十一人。前排五人,两人吹筚篥,一人吹笙,一人击腰鼓,一人击大鼓;后排六人,一人击拍板,一人弹琵琶,两人吹横笛,一人击腰鼓,一人吹排箫。
山西古迹
山西大同北郊卧虎湾二号辽墓东壁壁画散乐图。这是辽天庆九年(1119)左右的墓葬。画面上十二人。右上角有一人,右手执一短杖。其余人员所奏乐器为笛、排箫、筚篥、横笛、琵琶、拍板、大鼓、腰鼓、方响。下方有一舞者。据《辽史·乐志》载,辽国燕乐有《国乐》、《大乐》和《散乐》,并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上述两图即为辽国散乐表演图象。
河南古迹
河南焦作金墓散乐画像石。这是金承安四年(1199)的墓葬。共十一人,中间两舞者,右面伴奏者四人,两人吹筚篥,两人击杖鼓;左面伴奏者五人,一人击大鼓,一人击拍板,一人吹筚篥,两人各执手鼓一具,举槌敲击。鼓面边缘饰花瓣,整体似葵花状。金代燕乐中有《渤海乐》、《散乐》。《金史·乐志》:'散乐,元日圣诞称贺,曲宴外国使,则教坊奏之'。此图即散乐中的乐舞表演图象。
山西古迹
山西繁峙县岩上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的倦睡宫女图(摹本)。所绘为佛传故事'太子出宫'片断。九名宫中女乐,在歌舞表演之后,疲劳不堪,就地休息或酣睡。地上散乱放置着各种乐器。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女乐被禁锢在宫中,为人作乐的不幸命运,画面所绘虽是古天竺国的佛传故事,但它正是宋、金社会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