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薅草锣鼓简介

川北薅草锣鼓是在生产过程中(薅玉米草或锄黄豆草)为鼓舞劳动干劲,辅之以敲锣打鼓唱山歌的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其中尤以青川薅草锣鼓为代表。青川薅草锣鼓遍布全县37个乡镇,以板桥乡、大坝乡、青溪镇、三锅乡、瓦砾乡、茅坝乡6个乡镇的薅草锣鼓更具特色。

青川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处,三省的民间文化在此得以交流和相互渗透,加之受本土山歌、小调、灯调、情歌、堂匠歌、佛歌、神歌的影响,具有多元化发展共存的特点。川北薅草锣鼓的调式、打法、唱法简约、明快、豪放,有固定的调式、打法和唱法,各个区域曲目繁多,品种齐全,且唱法打法各有特色,传统唱词与即兴演唱相结合,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又经本土民间艺人不断整理挖掘和完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川北薅草锣鼓解决了农忙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农忙季节,农民自发组织,几家联合,互相换工,歌郎换工一抵三,联手换工一抵二,有促生产、求丰收的实用价值。川北薅草锣鼓有丰富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真率、质朴的唱打方式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其曲调各有特色。它简约明快的曲调和生动的敲打方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实属罕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受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川北薅草锣鼓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加之老年歌手的相继过世,年轻人多外出打工,造成川北薅草锣鼓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为您推荐

舟山锣鼓传承意义

由于地域特色,'舟山锣鼓'表现了东海渔民那种豪爽粗犷的格和战斗风浪的壮阔、惊险场面以及开船、拢洋等节日欢腾热烈的气氛。 旧时的'舟山锣鼓'大多用以出会。抬阁、海祭、拢洋、欢庆等民间活动。当时锣鼓简单,形式单一..

舟山锣鼓历史溯源

早在明清时期就在定海广为流传。相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用它来招徕客人,航行时用它助兴解寂,遇雾时用它来传递信息。后大户从家婚嫁喜庆、祝寿做生,新船下海、乔迁新居、开张营业,也少不了约请一班鼓手吹打一番。 旧..

舟山锣鼓简介

舟山市地处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以南的浙江东北部,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而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孕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舟山锣鼓就是其中的代表。舟山锣鼓以锣、鼓、钹及锁呐为基调,间以丝竹,音响..

舟山锣鼓艺术特色

舟山锣鼓

早在明清时期就在定海广为流传。相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用它来招徕客人,航行时用它助兴解寂,遇雾时用它来传递信息。后大户从家婚嫁喜庆、祝寿做生,新船下海、乔迁新居、开张营业,也少不了约请一班鼓手吹打一番。舟山..

梁平癞子锣鼓传承意义

梁山锣鼓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它是梁山祖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方式。由于它具有声音洪亮、气氛热烈、耐人寻味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解放以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

梁平癞子锣鼓艺术特色

梁平癞子锣鼓 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癞子锣鼓不同于其它派别,它风格特殊独具一格。梁山癞子锣鼓是以'十八癞子'的锣鼓引子为代表,主要有'老癞子'、'花癞子'、'鸳鸯癞子'、'刁癞子'、'干癞子'、'重葫芦'、'南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