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铃历史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而萨满(即巫师)则为人们与神鬼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通过祭祀颂神祈福为族人趋害禳灾。

萨满的祭祀活动都是以说、唱、作、舞的形式来进行,在萨满的祭祀歌舞中,往往半以乐器的演奏,神鼓和腰铃是萨满祭祀歌舞伴奏中的重要道具。《柳边纪略》中曾记述:'跳神者···以铃系臀后,摇之做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北方民族的先民曾在贝加尔湖沿岸、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等处的岩壁上,刻画了萨满巫师手执萨满鼓舞蹈的形象。到了元代,萨满歌舞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步入巅峰时期。

旧时满族各地优秀萨满歌舞表演者,每年都有被召进宫为皇帝表演之俗。

我国东北许多地方史志中都有关于西沙的记载,譬如《呼兰府志》、《安东县志》、《吉林新志》、《瑷珲县志》、《依兰县志》、《东丰县志》、《望奎县志》等等。

在清代宫廷的萨满跳神活动中,西沙也是必备之器,这在清乾隆皇帝敕撰的《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已有比较详细记载。清宫萨满所用乐器已加进了琵琶、三弦等,但仍未丢掉腰铃。《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绘有西沙的形制图,并标有比较明确的尺寸,分为大、小两种西沙在不同的祭祀程序中使用。

为您推荐

八仙戏历史起源

八仙戏源于宋元杂剧和南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载有《瑶池会》、《蟠桃会》、《八仙会》、《王母祝寿》等多种名录,元钟嗣成亦着有《宴瑶..

回族宴席曲历史溯源

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

卡龙历史

据和田人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所着《乐师史》以及《拜凯史》、《突厥—鞑靼史》等史籍记载,卡龙是着名的回鹘学者和音乐家艾布·纳斯尔·法拉比(约870—905)创制的。 起源 卡龙演奏 早在1300多年前,卡龙就在西亚的..

雅托噶历史

编磬历史

编磬 鲁是磬的原产地,春秋时孔子是制磬高手,我们以同一种材料——泗滨浮石(陨石浮沉变质岩)复制洛庄编磬、孔庙编磬、特磬、殷墟虎纹磬。济南东章丘出土:走近洛庄汉墓乐器:编磬 金钟嘉磬、王室辉煌,编磬是古代一种石制击打..

酉阳民歌历史沿革

酉阳民歌 民间歌谣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创作之一,她是伴随着劳动的呼声,在人类的远古产生的。她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说歌谣和劳动是一对双生子。 酉阳地处古代五溪之首的酉溪地带,属九溪十八峒的原始部落,因..

坠剧历史发展

据史料记载,坠子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诞生于安徽萧县一带,曾在河南全省和安徽的颍、亳两州以及河北等地传唱,1906年至建国初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戏剧形式,盛行于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河北中南部一带。 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