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宴席曲简介

宴席曲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是纯粹的回族音乐。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为'吃宴席',专门在婚宴或其它喜庆场合演唱的曲子叫宴席曲,也叫'菜曲儿'。演唱宴席运用的是娓婉、细腻、活泼、优美等声腔,有时竟至哀婉凄切。演唱时一般不要乐器伴奏,全凭丰富的声音、表情,载歌载舞,伴有舞蹈动作取得感人的效果。宴席曲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优美朴素,人们参加回族的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或在回族同胞家中作客,常常会听到优美的回族宴席曲。

为您推荐

回族宴席曲传承价值

从宴席曲的演唱风格和内容可分为五类,包括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

回族宴席曲艺术特点

分类 从宴席曲的演唱风格和内容可分为五类,包括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

回族宴席曲历史溯源

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

回族宴席曲简介

回族音乐发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以及继承与发展受到了重视,一些省、自治区成立了花儿研究会,收集了千余首民歌和30余种宗教音乐。着名的回族指挥家李德伦、作曲家杜矢甲、杨庶正活跃在乐坛上;着名的回族歌..

回族音乐音乐特征

回族民间音乐的特征是:①旋法中运用四度框架与细碎装饰音相结合,表现在曲调上行时连续四度大跳形成较大的起伏,下行时则取迂回波浪式,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风味。②曲调中先现音和延留音频繁出现。③民间歌手..

回族音乐代表曲目

花儿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也是回、汉、撒拉、东乡、保安、土等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山歌。流传在黄河、湟水沿岸的通称为'河州花儿'或'河湟花儿';流传在山区的则称为'山花儿',因不用乐器伴奏而将手搭在耳后干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