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发展简史



磬的历史悠久,据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击石拊石'。这'鸣球'与'拊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的乐舞生活场景。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代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

商代时磬已广泛流传,制作精美,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磬作'□'形,左半部像以绳悬石,右半部像一人以手执槌作击状。1950年春,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一件虎纹大石磬,用一块白而青的大石琢成,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正面以刚劲而柔和的阳纹线条,雕刻出一只虎形纹饰,瞠目踞伏,作张口欲吞状,形象刚猛壮美。其音色悠扬清越,近于铜声,发略高于升C1音。单个的大石磬,称特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称编磬。1935年安阳市侯家庄西北岗商代大墓出土的3枚刻有铭文的石编磬,经测定,其发音分别为:永启↑降b2,永余c3,夭余↑降e3,可演奏简单的曲调。《诗经·商颂》中,有'□鼓渊渊,□□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的记载,商石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边三角形。

西周至战国时期,磬的形状上为倨句形,下为微弧形;汉代以后上下均为倨句形。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年的一套石编磬,共32枚(大部已压碎、粉化,完好的共9枚),原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于精美的兽座龙首铜架上。这4组32枚石磬上,都刻有关于乐律的铭文及磬的音名,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及编磬的珍贵资料。

为您推荐

坠剧历史发展

据史料记载,坠子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诞生于安徽萧县一带,曾在河南全省和安徽的颍、亳两州以及河北等地传唱,1906年至建国初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戏剧形式,盛行于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河北中南部一带。 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坠..

南词戏发展历程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

巴朗孜库木相关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巴朗孜库木得到了改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工团的民间音乐家,在传统巴朗孜库木的基础上,制成改革巴朗孜库木。 巴朗孜库木 琴身杏木制,全长82厘米。共鸣箱呈扁葫芦形,琴杆与琴箱相接处的两侧,不再设鹰翅..

青阳腔传承发展

阜新蒙古剧形成与发展

1979年,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得到重新落实,佛寺、大板、沙拉等乡相继恢复了民间蒙古剧队,蒙古剧又重新获得了新生。蒙古剧从此进入了复兴时期,剧中音乐也进入了发展阶段,不限于几十个曲子,在主旋律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唱段..

阜新蒙古剧发展和完善

1983年,县里的蒙古剧队参加了县、市、全国的蒙古剧调演。《乌云其其格》等两个剧目曾三次获国家一级奖励。 1984年蒙古剧被国家认定后,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支专业蒙古剧队,组建了蒙古剧创作室。先后创作、排演了新剧目《..

回族音乐发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以及继承与发展受到了重视,一些省、自治区成立了花儿研究会,收集了千余首民歌和30余种宗教音乐。着名的回族指挥家李德伦、作曲家杜矢甲、杨庶正活跃在乐坛上;着名的回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