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闽西是革命苏区根据地,山歌配合了打土豪分田地、妇女解放、送郎参军等宣传工作,多为就地独唱和对唱的形式。
上世纪50年代,民间艺人、山歌手受话剧、歌剧的影响,吸收民间歌舞采茶戏、船灯、龙凤灯和歌舞小戏的养分,成立了山歌剧社。尔后,在福建三明、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性山歌戏实验剧团。闽西山歌戏的唱腔曲调始于闽西各县的山歌、小调、竹板歌和鼓吹、歌舞曲等民间音乐为基础,吸收闽西汉剧、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粤东客家山歌剧等兄弟剧种的音乐而成。代表性剧目有移植改编的《刘海砍樵》、《刘三姐》以及创作剧目《彩虹》、《挽水西流》、《补箩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人民的山歌活动更加活跃,在歌剧、话剧的影响下,开始从口头对唱、席地群唱、搭台赛歌的简单形式向歌舞方向发展。他们学习民间采茶灯、龙凤灯、竹马灯、船灯等舞蹈动作与采茶戏、黄梅戏、歌剧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先后成立了村、乡的业余剧社,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浪子回头》、《两姐妹》、《不识字的痛苦》、《王迈三卖余粮》等小节目。随后,又从龙岩、上杭、连城、永定、武平、长汀以及闽赣交界的瑞金等地区搜集到170多种山歌、民谣,经提炼、加工、创新,闽西山歌的曲调更加丰富,能适应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1952年,党和政府把山歌艺人组织起来,向采茶戏、花鼓戏学习,第一次把山歌作为戏曲表演,搬上舞台,成为一个新生的剧种。
1955年,正式成立了第一个闽西山歌剧团。是建国后在闽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龙岩、连城、漳平等地,现代戏占80%。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