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戏,流行于闽西龙岩地区,用普通话和龙岩方言演唱。它是由山歌小调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地方剧种。闽西广大山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当地民间不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或寿诞婚庆,赶墟赴集,甚至山路邂逅,男女老少都会即兴应景唱起山歌。其形式多种多样,或单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或结伴群唱,或相约对歌,或聚会盘唱,生动活泼。所以龙川河畔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龙津河水波连波,龙岩山歌箩打箩;这山歌来那山应,一人唱来万人和。'闽西山歌直接来自民间,充满生活气息。如有耕耘歌、采茶歌、长工歌、婚娶歌、放牧歌、爱情歌等内容,曲调简单朴素,多属羽调式与徴调式。土地革命时期,闽西是革命苏区根据地,山歌配合了打土豪分田地、妇女解放、送郎参军等宣传工作,多为就地独唱和对唱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人民的山歌活动更加活跃,在歌剧、话剧的影响下,开始从口头对唱、席地群唱、搭台赛歌的简单形式向歌舞方向发展。他们学习民间采茶灯、龙凤灯、竹马灯、船灯等舞蹈动作与采茶戏、黄梅戏、歌剧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先后成立了村。乡的业余剧社,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浪子回头》、《两姐妹》、《不识字的痛苦》、《王迈三卖余粮》等小节目。随后,又从龙岩、上杭、连城、永定、武平、长汀以及闽赣交界的瑞金等地区搜集到170多种山歌、民谣,经提炼、加工、创新,闽西山歌的曲调更加丰富,能适应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1952年8月,龙岩地区组织民间艺人与山歌手培训班,由新文艺工作者讲授编剧技巧,并协助民间艺人整理山歌,使之成为适合舞台演出的唱腔。同时,由洪兴柏、温七九等16位民间艺人和山歌手组成龙岩专区大众山歌剧团,编演《流浪女》、《风雪之夜》等新剧目,山歌戏开始从乡村土台登上剧场戏院。后台乐器以及舞台灯光、布景、道具也不断丰富与提高。1955年9月,正式成立龙岩县山歌实验剧团。1964年,山歌戏剧团创作演出现代小戏《补箩记》与《葵花向阳》,首次赴省参加第三届现代戏观摩汇演,被群众誉为'闽西的山茶花'。1980年,创作演出的《茶花娶新郎》参加福建省第四届现代戏会演,获剧本、演出、舞美等奖项,郭金香获演员奖。从1981年至1992年,龙岩山歌戏由老、中、青作者编演的《铁铛叮当》、《花红叶绿》、《矿工恋》、《故人》、《鹧鸪泪》、《人与土地》等现代题材剧目共24个。其中《龙山情》获1983年福建省首届农村剧团调演创作二等奖与演出奖。《故人》获省第17届戏剧展演多项奖。1994年6月,龙岩市山歌戏剧团与福建龙马集团公司联姻,成立'福建龙马艺术团'。该团组建后,福建龙马集团公司每年固定提供给山歌戏剧团以必需的艺术事业发展基金,用于扩大艺术再生产与鼓励艺术创作。凡参加福建龙马集团公司举办的演出时,以'福建龙马艺术团'名义演出;凡参加社会性商业演出的,则以'龙岩市山歌剧团'名义演出。当时,创作演出了《某男某女》、《十八相送》、《山妹桥》等山歌小戏。1996年,上演《相亲》、《餐厅轶事》、《赌鬼的下场》等节目共98场。剧团还积极上山下乡为贫困山村作扶贫慰问演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