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磬历史

编磬

鲁是磬的原产地,春秋时孔子是制磬高手,我们以同一种材料——泗滨浮石(陨石浮沉变质岩)复制洛庄编磬、孔庙编磬、特磬、殷墟虎纹磬。济南东章丘出土:走近洛庄汉墓乐器:编磬

金钟嘉磬、王室辉煌,编磬是古代一种石制击打乐器,从春秋发展到战国时期,进入编磬的高峰期。到了汉代,编磬逐渐走向衰落,王室贵族死后随葬乐器的礼俗也渐渐衰落,因而,汉代的编磬出土很少。在国内考古中出土的西汉编磬里面,大部分不是实物,而是专用来做祭品的'明器'。比如着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10件编磬均是'明器'。出土实物的有曲阜九龙山的鲁王墓,该墓曾出土西汉晚期的36件编磬,但都不如洛庄汉墓的107件编磬规模大、数量多,且全是实物。据悉,洛庄汉墓出土灰褐色带黄斑玉质感的洛庄汉墓泗滨浮磬的这107件编磬比以往汉代考古中出土的所有编磬的总和还要多。

据史料记载,编磬古代多为宗庙所用。古代有'四时嘉至磬'的说法,这里的'嘉至'是西汉宗庙迎神乐名。文人王国维也曾在文中指出:'钟磬独以嘉至名者,以其为庙乐之首也。'

洛庄汉墓出土灰褐色带黄斑玉质感的洛庄汉墓泗滨浮磬的107件编磬,是2000年夏天于该墓第14号陪葬坑中出土,像这种专门把乐器放置在一个陪葬坑内随葬的,国内考古中还是首次发现。这107件编磬共分为6套,每套数量稍有差异。埋葬时均是挂在编磬架上入土,后因乐器坑塌陷,架子倒掉,编磬中也有三分之一断裂。不过,这些断裂的编磬日前已由经省教科文卫专家及山东华泰集团所属厂矿泗滨浮磬修复专家历时近一年的修复完毕。

50年代出土的安阳殷墟虎纹磬、70、80-95年山东泰泗地区出土的编磬及1999年洛庄西汉墓出土的107面6套编磬灰褐色带黄斑玉质感的洛庄汉墓泗滨浮磬,绝非黑色,黑色磬是陕西华源磬、江苏太湖磬、安徽灵壁磬,这三种磬,一是仅可响,但是声响而不厚、尖而不振、短而不悠;一句话:共振与谐振感差,二是上述缺点因原料成因不同,非陨石撞击或它因而致二次高温高压成因也;故以砭石山东的真品灰黄灰红的泗滨浮磬以外的磬种做磬乐导引或音乐疗法及浮磬砭道的话,是效果很差的。

'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编磬

据说'磬'起源於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产於我国泗水(在今山东省境)两岸的深山之中;它的颜色类似灰黄灰褐色带黄斑玉质感,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也有用太湖石去磨制的,不过,这种品质不如泗水的玉料坚实而精致。

根据文献考考证: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又到了梁代才有铜造的'磬'。

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有如日本字母的'ヘ'字,也很像我国'注音符号'的'ヘ'字一般。——造'磬'的方法,在考工记(考工记:书名,一卷;言百工之事。即周礼之第六篇,亦名冬官考工记)一书中曾有叙述。'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於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例如'编磬'的制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

上面所说的'磬',都是悬挂在'簨簴(钟磬架子)'上敲击的乐器。在朝鲜半岛,到今天还有'编磬、特磬'和'方响'被流传使用着。日本奈良兴福寺,不久之前还有一只'华原磬'被保存着,据说是一件非常名贵的古物。考其形状,是属於'钲鼓'的一类。

为您推荐

坠剧历史发展

据史料记载,坠子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诞生于安徽萧县一带,曾在河南全省和安徽的颍、亳两州以及河北等地传唱,1906年至建国初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戏剧形式,盛行于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河北中南部一带。 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坠..

辽宁鼓乐历史溯源

辽宁鼓乐早期为笙管乐,明清时期加入了唢呐乐,清代中叶乐队定型并趋于成熟。从曲目上看,它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则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从结构上看,鼓乐曲体十分严谨,每一类乐曲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板数规定十分严格..

长号历史

长号 长号历史较悠久。我国古代所有喇叭类型的气鸣乐器都通称为角,最初是用天然的牛角吹奏,后发展为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长号则是由古代的角衍变而来。 古代为军中乐,文献多有记载。《通礼义纂》:'长鸣角也,按..

舟山锣鼓历史溯源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沿革历史

1949年10月13日,新中国成立伊始,根据青年团一大的决议,团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从此,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后来,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

贵州傩文化历史沿革

傩文化 '傩'是古代逐鬼驱疫的宗教仪式。傩在中国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傩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流传了几千年。据《礼记》记载,每年十二月,周代要举行'大腊'和'大傩'的仪式。'大腊'迎祭的是与农业..

河南坠子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传入北京,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