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民歌种类繁多、曲调丰富,初步统计有1700多首,分为小调类、劳动号子类、山歌类三大种类。
劳动歌
酉阳民歌
劳动歌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唱的一种山歌民歌,分为劳动山歌和劳动号子两大类。大多用来抒发劳动中的苦、乐心情,统一劳动动作,激发人们的劳动兴趣,也兼有传授劳动经验,盼望风调雨顺,祈求丰收的内容。
劳动歌的歌词有长有短,一般为4至8句,每句5字或7字,押韵,大多是独唱、对唱和一领众合,不用任何乐器伴奏,随口而歌。尤其是'薅草锣鼓'值得一提,每到薅草季节,各家换工互助,常聚数十人进行集体劳动,选出歌手二人,站在田边土角,一人敲锣,一人打鼓,边打边唱,用鼓点和歌声来统一劳动动作,场面十分热烈。'薅草锣鼓'的歌词较长,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产知识及劳动场景等。
爱情歌
主要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真诚和勇敢追求的精神。她在酉阳民歌中占有很大的份量,内容大多是抒发追求、初恋、热恋、别离、相思时的感受,歌词一般为四句,多用比兴手法,情深意切。分为独唱、对唱和一问一答等形式演唱。如:在酉阳广为流传的一首'木叶情歌',女唱'大山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男唱'高山种荞不用灰,哥妹相爱不用媒,用得灰来荞要倒,用得媒来惹是非……'三言两语便道出了青年男女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摆脱封建束缚的迫切心情。
闲情歌
闲情歌是劳动之余,将其闲情逸致,抒发而歌,或盘歌对答,或幽默讽刺,自得其乐,这些充满闲情的山歌民歌,生活气息浓郁,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表现了土家、苗、汉各族人民活泼开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中着名的有'盘歌'和'扯谎歌'等。如:'我从来不唱扯谎歌,你看风吹岩(石)头滚上坡,早晨看见牛生蛋,黑了看见马砌窝。'
苦情歌
历史上,酉阳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下,饱受了天灾人祸、横征暴敛、掠夺土地、抓丁捌款之苦,真可谓苦难深重。苦难的人民,往往触景生情,发而为歌,悲愤哀怨的唱出了诉说不尽的苦难,集中地反映了土家、苗、汉各族人民被压迫、受剥削的悲惨生活。'苦情歌'因而成为酉阳民间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唱歌要唱苦情歌,土家世代苦情多,一声苦歌一声泪,歌声未起泪先落。'
哭嫁歌
新娘在出嫁的前夜都要哭嫁,其对象主要是直系血亲和旁系姻亲。这些亲属妇女,到时候也要前往'陪哭'。无论新娘哭嫁或亲属陪哭,大多是哭诵现成歌词,也有即兴而歌。如哭父母、叔伯、兄嫂、姊妹、媒人、梳头、辞祖、上轿等等。歌词一般为七字句,押韵,句数多少不等。曲调婉转凄苦,十分感人。除哭诉离情外,也有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反抗等内容。
红军歌
1934年6月,贺龙同志率红三军进驻酉阳县南腰界乡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酉阳各族人民奋起投身革命,积极参加红军和游击队,于是富有革命性的山歌蓬勃兴起。凡根据地或红军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很多内容丰富的红军歌谣,集中地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太阳出来满天红,扛起梭镖跟贺龙,星星要跟月亮走,穷人翻身不再穷'的强烈愿望。
新民歌
是酉阳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而创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歌。她仍然运用民歌的传统手法,讴歌党的方针政策和建设成就,以及广大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了各族群众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决心。如:'东方出了红太阳,照得大地亮堂堂,人民有了共产党,彻底解放把身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