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比较着名的有以下几种。
非洲手鼓
1、非洲手鼓:流传于非洲的各种手鼓,虽然外形不一样但都可以统称为非洲手鼓,比较典型的是:康加鼓(Conga)——结构组成,一般为直径四十厘米,高度约为一米之鼓。常见为两个一组。康加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又称'非洲手鼓'。一般为直径四十厘米,高度约为一米之鼓。有单个的,也有大小一对的,常见为两个一组。可用背的,亦可立在地上演奏。通常用单拍子演奏。往往前三下打边鼓缘,第四下以手掌平面拍打鼓中央。
中东鼓
2、中东鼓(Doumbek或Darbuka)又称为阿拉伯鼓,是流行于北非和西亚等国家的手鼓,中东鼓在阿拉伯音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肚皮舞中的主要伴奏乐器就如同西班牙弗拉门戈舞蹈中的吉他一样不可缺少。
传统的中东鼓使用木制鼓身、羊皮做鼓皮、用麻线捆绑调节鼓皮的音高,而现在的中东鼓由黎巴嫩、埃及、土耳其等国家改良一般用铝和黄铜做鼓身、用化学材料做鼓皮、用8颗内六角螺丝来调节鼓皮的音高,现代中东鼓由于鼓身是金属材料制造的所以它的音色具有金属声音、明亮而尖锐,在演奏时一般要加个低音的手鼓来综合它较为'刺耳'的音色。
3、巴西手鼓:巴西大鼓、长鼓、手鼓、高音鼓等。
国内
新疆手鼓
1、新疆手鼓:又叫'达卜',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手鼓,流行于新疆。这件乐器在四世纪至六世纪间已有,清代列入回部乐。手鼓是以木作圆框,一面蒙羊皮制成,框内四周有许多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的手指交替击鼓面。击鼓心时发'冬'声,用于重拍;击鼓边时发'达'声,用于轻拍。或摇动鼓身,振动铁环发'沙沙'之声。这种乐器在维吾尔族民间器乐合奏及伴奏中占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歌舞中,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改革的手鼓用蟒皮蒙鼓面,比羊皮蒙面的较好。
《打起手鼓唱起歌》便是描绘这种乐器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
朝鲜族长鼓
2、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朝鲜语称卜。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竹片敲击。朝鲜长鼓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长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边舞边击,亦可在合奏中或伴奏中作为节奏乐器使用,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
3、纳西族手鼓:也称之为东巴手鼓,它源自印度,流行于云南丽江等地,现在是纳西族人乃至很多民族使用的一种乐器。
4、羌族手鼓:又称'羊皮鼓'或'铃鼓',羌语称'日木'。羌族民间乐器,年代古老,现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地区。
5、瑶族铃鼓:产生于湘粤桂三省(区)边界的瑶族地区,已有近500年历史。演唱者一律采用最具瑶族特色的铜铃和长鼓伴奏,通常用系在手腕或手指上的铜铃拍击鼓具,既伴奏,又作道具,拍击时发出铿锵、清脆的节奏,在琵琶、三弦、二胡等乐器演奏的乐曲声中,产生出鲜明而独特的艺术效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