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丝竹丝竹乐

'丝'与'竹'是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

丝竹(或称管弦)作为一种演出形式,早在《晋书.乐志》中就有'丝竹更相和'、'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的记述。自魏晋以来的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丝竹乐队组合形式和丝竹乐的一些记载,可见丝竹乐的历史相当久远。

在传统民族器乐中,丝竹乐与弦索乐是有区分的。弦索是纯由弹弦乐器合奏,乐队组合中无竹制管乐器。但对某些乐曲来说,既可用弦乐合奏形式,也可采用丝竹乐合奏形式,甚至对某个乐种来说,有些乐曲用弦索乐队演奏,另有一些乐曲则用丝竹乐队演奏。如广东音乐早期的乐队组合'五架头'属丝竹乐队,后期的'三件头'(高胡、扬琴、秦琴)则为弦索乐队。而今天的广东音乐弦索乐队和丝竹乐队兼用,由于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现在一般把弦索乐也归于丝竹乐。

弦索乐队以《弦索十三套》的乐队组合为代表,乐器有胡琴、琵琶、三弦、筝。丝竹乐队以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为代表,常用乐器有以箫、笙、二胡、中胡、琵琶、扬琴、小三弦、板和极鼓等。

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

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

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

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

形成以上这些特征,与丝竹音乐多在室内演奏有关。

为您推荐

宜昌丝竹传承意义

宜昌丝竹因传承的断层和艺人的老龄化使之走到消亡的边缘,亟待抢救保护。总结、研究宜昌丝竹的联曲规律与乐曲派生技法,对拓展民族音乐创作、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宜昌丝竹艺术特色

宜昌丝竹现有六十余首乐曲,仅鸦鹊岭一镇就有六十多个乐班,七百余乐人。常见曲目有《水龙吟》、《戏球》、《小起堂》、《小开门》、《客丧》等。它通过融进本地民歌和外来民歌,融进原始戏曲曲牌形成原始器乐曲,进而演化成..

宜昌丝竹历史溯源

宜昌丝竹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已近二百年,历经七代乐人。北宋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对当地民风民俗作了'腊市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的描述;着名文学家苏轼也留有'庙前行人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的诗..

宜昌丝竹丝竹乐

宜昌丝竹简介

宜昌丝竹是在湖北民间器乐分类中唯宜昌独有的器乐类别,它是以'丝竹'为主奏乐器演奏曲牌,与打击乐合成的一种器乐艺术品种,故宜昌丝竹亦称'细乐',流行于宜昌东部地区而以宜昌鸦鹊岭地区最盛,拥有60几个乐班,700余人。宜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