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癞子锣鼓
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癞子锣鼓不同于其它派别,它风格特殊独具一格。梁山癞子锣鼓是以'十八癞子'的锣鼓引子为代表,主要有'老癞子'、'花癞子'、'鸳鸯癞子'、'刁癞子'、'干癞子'、'重葫芦'、'南山网'等。其中十八癞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癞子》、《佬癞子》、《花癞子》等。头与尾常用的曲目有《金银灯》、《战灵芝》、《急尾子》。在演奏过程中,一口气要打十八个段子,分别由三个段子组成一组,共六组,每个组必有马锣开头的段子、钹开头的段子和大锣开头的段子。梁山锣鼓6种乐器,分别由5人组合参与,其中打马锣者兼打钩锣。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包括'金银灯'、'金银花'、'红绣鞋'等上百种锣鼓引子。在运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锣鼓引子,在几种乐器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锣鼓引子。尽管梁山锣鼓受家族传承方式的影响,相邻各地域的锣鼓引子的打法都各具特色,但'十八癞子'在梁平县范围内由几十个锣鼓班子同时演奏,都能做到天衣无缝、规范统一。
要学好梁山锣鼓,首先要熟记锣鼓引子的谱子,做到:'心合口,口合手,心口手三合一',在使用过程中各种乐器不得串位、混杂。需打出:'音韵起翘,轻重缓急、干净洁白'十二字要领。要打好梁山锣鼓非一朝一日之功夫,需要勤学苦练,熟练掌握。
聚奎镇的锣鼓远近闻名,技艺超群,是梁山锣鼓盛行地之一。明达镇、礼让镇的锣鼓也颇有影响,独具特色。此外,仁贤镇、蟠龙镇也广为盛行。一些地方条件艰苦,没有足够的锣鼓练习,就用脸盆当作锣鼓使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