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唱腔

汉调桄桄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人称'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且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为您推荐

闽剧唱腔

19世纪末20年代初,'儒林','平讲','江湖'三种唱腔为求得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相互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使三者逐渐合一。以'儒林'唱腔逗腔为主体,综合'平讲'之扬歌,'江湖'之小调和昆曲,唠唠等多声腔的剧种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