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二人台起源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至1864年),由于河曲广大劳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吸收融化内蒙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

为您推荐

河曲民歌代表作

河曲民歌的代表作是《走西口》。山曲中所表现的走西口,从有了走的想法、和家人商量,到准备走、离别、路上的境遇、在外的状况,再到想回家、准备回家、回来的路上、快到家的心情以及到家的喜悦等等无所不包,翔实而全面。解..

河曲民歌艺术特色

河曲民歌吟唱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

河曲民歌历史溯源

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

河曲民歌民俗文化

河曲民歌类型

一种是劳动号子,一种是山曲。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是在集体性繁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中,为使劳动者劲往一处使而在劳动现场喊唱的一种歌曲。劳动号子不仅可以在劳动中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还可以在边劳动边..

河曲民歌简介

河曲民歌流传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地交界地域。河曲素来是有名的歌乡,被誉为'民歌的海洋'。全国3223个县中只有2个民歌之乡,一个是广西刘三姐的故乡,一个就是山西省的河曲县。河曲民歌始终是当地人们劳作和..

河曲民歌

河曲民歌流行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域。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