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三希典故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传为东晋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为御书房名。

该帖刻入《三希堂法帖》中,后由清宫流入香港,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有关部门以重金收回,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字势连绵不断,极备法度,誉称'一笔书',是学习'二王'的珍贵资料。----《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为您推荐

三希帖中秋帖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又传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行书3行,共22字。《中秋帖》是着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释文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

中秋帖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着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

中秋帖传奇故事

关于《中秋帖》、《伯远帖》'二希'在溥仪赶出紫禁城后,流传一段曲折的故事。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携带出宫,经由她娘家侄孙..

中秋帖作品介绍

中秋帖作品推测

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

中秋帖三希典故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中秋帖

《中秋帖》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着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