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历史

叮咚是黎族古老的民间乐器,打叮咚在海南流传已久,它记录了黎族人民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黎家拿起勾刀,到山上砍除荆棘和荒林,清出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来种植玉米和山栏米(是当地一种良种稻米)。可是,山里森林密布、野兽成群,黎族人民辛辛苦苦种上的庄稼,经常被野兽破坏,特别是当山栏米成熟时节,大群的野猪便来偷食,往往一夜工夫就把成片的山栏稻谷啃个精光,使即将收获的稻田变成荒地。聪颖的黎家人,为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便在山中搭起茅草棚看护庄稼,还砍下两根五尺多长的枯木棒吊在棚前,用两根短木棍敲打来恫吓野兽。这就是叮咚的由来。
黎族

打叮咚的原始形式,是将木棒吊在田间的树枝上,并用一根绳子系着两根劈开的竹子绑在离叮咚较远的地方,在打叮咚时中间穿插着打竹子,一拉绳索两根竹子便发出响亮的'拍拍'声,借着山谷的回音,就可将较远处的鸟兽吓跑。叮咚对猴子最有效,人声吆喝对它无济于事,只要叮咚一响,猴子准会立即溜走。黎族人民还有这样的习惯,往往在打叮咚之前和敲完一段之后,总要说上几句话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长期以来,黎家人通过敲击木棒的不同部位,发现能打击出不同的音调,为解除夜间山谷中的寂寞,逐渐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节奏,敲打起来,叮咚之声非常动听。久而久之,叮咚便成了独具黎族风采的乐器,打叮咚便成了黎家日常的一种娱乐形式。1956年4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现海南省)歌舞团下乡和黎胞联欢时,发现了这种演奏形式,经过整理、提炼,取消了竹子,突出了音乐部分,便成了今天人们在舞台上所见到的打叮咚。

'叮咚'是用两根长约两米的碗口般粗的木头上下次悬吊而成。演奏时,手特两根追棒子在这两根粗大木头的不同部位上敲打,便会了发出音调不同的撞击声响。听之,觉得其音雄浑粗犷,深沉悠扬,凡是有黎家人居住和种植作物的地方,都会迥荡着这种原始而有节奏的'叮咚'声。在表演艺术的舞台上,中国的艺术家更是以精湛的一演,创造了世界音乐一绝——在原木上敲击出了动人的乐谱。人们似乎不太情愿以任何高雅、华丽的文字词语给这种古老而新奇的民族器乐命名,只好用其在敲击之下所产生的声响形象来给它拟音命名——叮咚。

为您推荐

锵历史发展

锵最早流行在波斯、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后遍布亚洲、东欧各国。公元十七世纪中,从海路传至中国广东省沿海,叫洋琴、蝴蝶琴和扇面琴,后广泛流传,约十八世纪传到哈密。与此同时从另一路中亚传到喀什。由于锵双手击弦演奏,能奏..

《伯远帖》收藏历史

王珣《伯远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为明董其昌、清安岐等人收藏。 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

绛州鼓乐历史溯源

新绛古来就是三晋一块文化宝地,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唐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曾是晋国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设为州治,直至清末。今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从接..

苏古笃历史

热瓦普历史发展

公元14世纪,国内外民族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维吾尔族人民在原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乐器,创制出一些新乐器,喀什热瓦普就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一直盛传不衰。 热瓦普 到了清代,热瓦普被列入宫廷回部乐(..

铁簧历史传说

记载 铁簧,汉魏以来文献中才有明确记载,表明是一件用铁制成的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说:'……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北宋陈面在《乐协(卷一二三)中有:'有空中之簧,有非..

凤台小戏历史

据资料记载,'凤台小戏'是由说唱'西厢曲'发展而来的。传说在清末明初,一个陈姓商人由南方来到和顺县以卖笔墨纸为生,后来娶妻生子在凤台村落户,在闲暇时间,他常常给村里人说唱'西厢曲'。所用的曲调都是江南民歌小调牞起初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