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古来就是三晋一块文化宝地,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唐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曾是晋国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设为州治,直至清末。今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从接壤的襄汾县陶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鼓和鼍鼓推测,还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了原始鼓乐。历经世代人民集体传承,唐代出现了鼎新期,并以'擂大鼓'而遐迩天下,明、清两代呈现鼎盛。
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据直隶《绛州志》载:'岁时社稷,夏冬雨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曰:'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等等。'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绛州鼓乐中,曲牌很多,尤以《秦王破阵乐》最为出名。相传,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大破刘武周,收复并州、汾州两地,为了庆祝胜利,当地百姓用民间锣鼓奏出了《破阵乐》,后来,这首民间鼓乐得到整理和发展。到了贞观元年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大宴群臣,在大殿上演奏了经过加工整理并重排练的《秦王破阵乐》。乐队的布局为'左圆右方,先编后伍,鱼丽鹅颧,箕张翼舒,交错曲伸,首尾相互,以象战阵之形'。由唐代初年的音乐家吕戈教练乐工一百二十人,舞者身披银甲,手中持戟,全舞共分三折,每折为四阵,以往来击刺动作为主,歌者相和。
为您推荐
夹板又称“云阳板”“打夹板”,是祭神古乐的延续。关于夹板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第一种观点,一些研究者门认为夹板舞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拍板”。《旧唐书?音乐志》载:“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戏剧服饰结合演员表演和语言来渲染剧情氛围、塑造角色形象,其中包含了多重文化内涵。赣剧服饰的出现和发展依托赣剧并服务赣剧,因此赣剧服饰的形成具有赣剧特有的文化特征及特点。
(一)赣剧悠..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与潮汕地区的先民史和文化发展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时期的潮汕被称为南蛮和百粤,是古越族(闽越族)的住居地。但那时已有青铜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已渗透到这里。潮汕古墓出土屡有发..
中世纪的历史介乎于欧洲古代和近代之间的大约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时期。中世纪开始时,欧洲政治和社会结构土崩瓦解,生活困苦,一派萧条,以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而迟缓的复苏。然而这个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却不容忽视。音乐..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着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壮剧表演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
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