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调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比较年轻的地方剧种,由民间演唱'花鼓'发展演变而成。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因以花鼓为主,并吸收了梆子、评剧、京剧的营养成分,故称'四拼调',后改名为'四平调'。另一种说法是,它主要有花鼓的'平调'发展演变而成,该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故名。
'花鼓'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演唱形式。它进入漫长的曲艺阶段后,又演化到以板腔体为主的半曲半戏阶段。据有关资料记载,以邹玉振为首的花鼓班艺人,摆脱了仅限二人对口演唱的原始状态进入多人演唱。1930年,杜学诗、庞诗文的花鼓班到济南府南岗子(新市场)演出,其化妆模仿戏剧。后来有人提出'无乐作和不成戏',于是激发了花鼓艺人为花鼓加上弦乐的愿望。1943—1945年,以李玉田、甄友明和邹玉振为首的花鼓班多次进行了花鼓上弦乐的实验,最后确定以花鼓的'平调'为基础,广泛地吸收平剧、京剧的营养,一个新兴的剧种——四平调的雏形孕育而成,并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平调经过花鼓艺人长期实践,运用音乐的艺术原则,派生出不同的板式。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七声'宫'调式,四平调主要有'平'、'直'、'念'、'散'四种声腔板式组成。其形成初期,除述说情节、交代剧情等用四平调的基本板式'平板'外,在激昂雄壮、热烈奔放的感情表达上,采用花鼓'锣鼓冲'和借鉴豫剧的'快二八板'、评剧的'快落子'等板式。四平调的主奏乐器高胡,定A调6—3弦,拉内弦时弓杆同时将外弦擦响,形成一个纯五度和弦,这是四平调独特的风格。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