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武秧歌开始为干板演唱,群众称为'干板秧歌'和'地圪圈秧歌',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了半职业班社的活动。襄垣县韩家垴古庙台上即有'乾隆四十六年……庄沟村秧歌班在此唱戏一天'的记载。清道光至同治年间襄武秧歌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自娱性质的家庭班社。据陌峪村《韩氏家谱》记载,为庆祝其族人连中进士,曾于道光十三年(1834)成立乐意班以供子弟自娱。后来,韩姓后人纷纷登场演戏,并相继涌现出韩具保、韩黑痣、韩三保、韩三孩等襄武秧歌名伶。清光绪三年(1877),河南沁阳县的铁匠张金川逃荒到襄垣的上良村(一说是武乡的下合村)落户,辗转于襄垣、武乡交界的下合、西营等村打铁谋生。此人嗓子好,酷爱唱戏,他将自己在长治县西火、荫城一带学到的西火秧歌调与襄武秧歌糅合,形成一种豪壮、苍凉的新腔,不论九字板、十字板、十五字板,均一气唱完。人们把这一新腔称为'一口腔'(也叫'一道腔'),这种新腔很快在襄垣、武乡流传开来。清光绪10年(1884),由上良村艺人王福锁发起,集中了襄垣、武乡两县18个村的秧歌名艺人,组成了十八村秧歌班,使襄武秧歌在音乐、服饰、剧目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光绪13年(1887),十八村秧歌班因掌班病故而解体。1926年,以改良新剧社为班底的富乐意班成立,该班开始招收女演员,这是上党地区第一代女演员。富乐意班当时在上党地区的名声极大,除晋东南各县外,还到晋中、晋南一些地方演出。1936年,因其戏箱被国民党军队劫去,富乐意班被迫解散。到1937年,襄武秧歌专业班社日渐增多,如武乡的鸣凤班、庆荣班、三元班,襄垣的天成班、改良班、富乐意班,沁县罗卜港村的德义会,屯留县的安乐班,长子县的安乐意班,潞城县石窑村的双乐意班等,达20余个,此外还有红牡丹、井峪班、韩庄班等科班。抗日战争爆发后,戏班全部解体,艺人四处流落。1938年后,襄垣、武乡两县及后来的晋冀鲁豫军区、太行行署均建立了襄武秧歌专业剧团。
宣统元年(1909)后,襄武秧歌从剧目、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音乐曲牌以至服装、舞台装置等方面都向上党梆子学习,甚至出现了秧歌夹上党梆子演唱的形式,即扮演官员的人唱梆子,扮演一般百姓的人唱秧歌,或花脸唱梆子,生、旦唱秧歌。人们把这种演出形式叫做风搅雪。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