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打武生表演形式

短打武生

走边:是京剧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短打武生善用的表现方法之一,很多是表现剧中人物在黑夜中急行,要通过演员的身段动作、神情,把人物内心紧张、警惕的情态表现出来。同时也能全面的展示演员的基本功。'走边'的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演员们多约定俗成地以伴奏乐器声响的不同给予分类。大体上可分为响边、哑边、边挂子和载歌载舞或边念边舞等多变又别致的混合边。各类走边,单人、双人,以及多人均可表演,双人以上的既可一人接连一人表演,也可同时多人一块表演。在传统老戏中,有多数走边的动作大致同起霸一样,然而具有多种内容的走边与单一内容的起霸却泾渭分明,从不混淆,如哑边和混合边。

哑边:有一最明显的特点,在人物出场以前,除堂鼓外其它乐器一律暂停伴奏,先由鼓师缓慢地打出'咚咚'鼓声给人以夜深人静之感,然后用滚奏手法使鼓声从轻缓到急骤,与人物疾步出场的亮相同时静止。然后,不论动作繁简,只要是黑夜潜行,基本是鼓声伴奏。如《四杰村》有余千、鲍金花、濮天鹏和冯洪每人单独表演后又合在一起的多人哑边,这一哑边的特点是动作简化,技巧突出,犹如各显不同行当身手的技巧汇演。这是一出由短打武生主演,武旦、武丑、二武生共同合作的武戏,技巧上不突出也就演不出《四杰村》的火爆特色。


短打武生

混合边:是一种用大锣等乐器伴奏的,混合边与《三岔口》的边挂子有区别。载歌载舞的走边是混合边,舞而不唱的走边是边挂子。《大破铜网阵》是黄月山先生首创,后由张云溪先生改编的一出短打武生戏。剧中白玉堂有一场极为精彩、最要功力的走边表演,常被呼作哑边,其实是混合边的一种。内容是黑夜独行去探'冲霄楼'铜网阵。在人物尚未出场时先响起单一的鼓声,当出场亮相时改为大锣等伴奏,亮相后一切乐器暂停,演员表演'飞天十响'(从摔跤中移植而来的一组拍打带响的动作)之后在大锣等乐器伴奏下再次亮相。这时鼓声响起由轻缓到急骤,演员到台中表演'圈旋子'。张云溪先生在谈到表演经验时曾这样总结:'我在表演连串旋子技巧之前,一方面要储足气力,一方面要借助于鼓声轻重缓急的变化,表现出夜晚细察地形及警惕被敌袭击的神情,多用两耳凝神静听的身段,便可两者兼顾。继而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蹑足潜行,缓步到台中线时,一眼发现不远处有敌方巡逻人员迎面而来,惊觉下如脚踏弹簧,那旋子即刻腾空飞起,尽量做到速度快、姿势美、落地无声,这一连串的转圈旋子似闪转移动,远离原地。当末一个旋子落地亮相时要在下场门一边,仍以警惕神情回顾凝视。与发现巡逻人员时视点相同,这样才有前后呼应的艺术效果。'此后,边舞边唱一曲折桂令。这一场奇妙多变的特殊走边是张云溪先生改编这出戏后重新设计的,它既新颖又不脱离程式,对技巧的应用,对程式的妙用,是值得我们后辈人虚心学习的典范之作。

为您推荐

美学问题对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影响分析

  (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由于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主要突出了乐器的效用,而实际的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结合后,需要声乐表演必须做到以听众为中心,注意听众的心理感..

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问题具体分析

  (一)以聆听者为声乐表演中心   美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听众不断提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声乐表演艺术的传统思想发生了较为激励的碰撞,从而引发了聆听者对声乐表演艺术的严苛挑剔要求,而音乐表演艺术也在此种对立中进行..

提高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程度的方法研究

  (一)声乐表演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艺术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只要能够引起聆听者的心理情感共鸣都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将聆听者的心里真实感受并真实记录,聆听者的心理感受往往具有..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声乐表演的本真

舞蹈思维艺术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观众是否能理解舞蹈表演的内在含义,能否对舞蹈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完全在于舞蹈表演者的动作表演,舞蹈表演者根据自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在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将舞蹈艺术传递给观众。..

声乐表演再创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赋予声乐作品新的内涵。声乐作品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来表演的,不同的表演者的阅历又互不相同,在表演技巧和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当然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为相同的艺术作品赋予了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内涵..

动画表演展现内涵耐人寻味

  动画表演也可以这样理解,运动的画面、声音以及所要表达的内涵。那么,呈现给观众的画面同样也带有了观众的思考。动画师通过主人公的动态从而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因此来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千与千寻》中,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