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采茶戏三角班

三角班是在茶歌、灯歌、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由一个人演唱演变到结合民间歌舞,表现生活故事,称单台歌舞。如《十转来》、《十匹柳》、《十盏灯》、《明灯歌》、《等郎歌》等。后发展到有简单情节,一旦一丑的对子戏,如《补背褡》、《卖杂货》、《攀笋》、《扇子花鼓》、《卖油》等。进而根据两茶女一茶童的歌舞表演演变成二旦一丑的三小戏('三小'亦指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行当),如《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长工碓米》等。三小戏在宁都客家采茶戏106个传统剧目中占三分之二。清道光初期(1821—1830),号称大班的东河戏、宜黄戏、祁剧流行,观众对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三角班开始演出《落马桥》、《青龙山》、《山伯访友》、《山伯送友》等艺术难度较大的剧目,处于大型剧种与小型剧种,大班与三角班之间的状态,观众称为半班。半班移植、改编、创作演出大型正剧、悲剧及宫廷戏、公案戏、神话戏等剧目30余本(包括7种连台戏)。

清光绪中期(约1891年前后),有些祁剧艺人与半班艺人能独立演出高腔和弹腔剧目,祁剧原有剧目与半班剧目并存于半班舞台,故称半整杂。

民国10年前后,半整杂解体,再现'七紧八松九逍遥'的半班,在山区演出,直到解放前夕。

建国后,成立了专业剧团,不仅挖掘、整理、加工优秀传统剧目,还创作了《一条心》、《送草鞋》、《新邻居》和改编的《銮刀记》等一批新剧目,宁都客家采茶戏不但行当齐全,曲调优美,而且表演程式丰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规戏曲大班,成为全国独具风格的剧种。

宁都客家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逼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入门庭和生产劳动等。生、旦均画清脸,彩旦加画'蜘蛛',小丑鼻上画白色蝙蝠或蜻蜓。

为您推荐

采茶戏的音乐特征

  采茶戏脱胎于传统的“采茶歌”,因此采茶小调也是采茶戏的音乐主体,曲牌一般包括杂曲类、小调类、茶腔类等,而茶腔是其中最为古朴和纯真的组成部分。“茶”腔具有浓郁的田园乡野气息和江南戏曲特色,其乐调高亢、爽朗,同..

采茶戏的发展

  采茶戏指的是与采茶活动相关的戏曲种类。我国茶叶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因此采茶戏也是从我国长江以南的赣、鄂、湘、闽、粤、桂等地区兴起的。而由于不同地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性,采茶戏根据地域又分为粤北(广东)、阳新(湖..

桂南采茶戏保护措施

此外,还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1)早在1978年5月间,便成立了'桂南采茶研究组',并专程到采茶的故乡——江西作综合性调查。先后采访了南昌、赣东的抚州、赣南的吉安、吉水及井冈山的采茶剧团和老艺人,这次'攀亲'收获..

桂南采茶戏保护计划

桂南采茶戏器具、制品及作品

①击乐(四小件):锣、鼓、钹、木鱼。②器乐(四小件):唢呐、二胡、笛子、碰铃。③道器(四小件):钱鞭、彩带、花扇、手绢。④作品:20年代编排创作演出的采茶戏有《打杯舞》、《剪红带》、《借衣》、《绿珠女》等;60年代有《..

桂南采茶戏传承谱系

黄彩庭采茶戏班 (1)班主黄彩庭,男,生于1900年,是三滩良茂采茶剧队的创始人。8岁随父学唱竹马和唱对答,18岁便子继父业创办竹马队,20岁成名,是博白北片有名的戏班,黄彩庭成为妇孺皆知的'牛公头',有人把他比作博白的'马思增'(..

桂南采茶戏历史渊源

桂南采茶戏于明末(公元1628年前后)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根据衬词的特点,又叫'吁嘟呀',清代已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到了民国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戏曲中的独立剧种。解放后,在广东粤西钦州一带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