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音乐歌舞音乐

流行于怒江地区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用多种乐器伴奏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舞曲如反映爱情生活的有《双人琵琶舞曲》、《阿哥阿妹情意投》等,反映劳动生活的有《撒麻种》《种包谷调》、《找菜歌》等,模拟飞禽走兽的有《乌鸦喝水》、《红嘴雀吃山果》、《马踢架》等。有些舞蹈是按舞步或动作而取名,例如《一步曲》、《二步曲》、《翻身舞曲》、《踢脚舞曲》等,多用五声音阶羽、宫调式。流传于保山、德宏地区的民间歌舞跳戛和小三弦舞,则是载歌载舞的形式舞曲欢快跳跃,多用五声音阶商、徵调式。跳戛一般不用乐器伴奏,小三弦舞常用其布厄、举列、达提吐等乐器伴奏。

为您推荐

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全新发展形式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目光转向了那些还比较封闭的民族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而这些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也在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加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例如杨丽萍主创的《云..

我国民族歌舞艺术产业化发展

  (一)我国民族歌舞艺术关于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深化研究的结果,全面组成了以文化消费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产品的民族文化特点已经发展为游客们的全新消费理念,利用不同地域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特点,来满足消费者包括猎奇在..

云南花灯歌舞的特点和作用

  (一)云南花灯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花灯歌舞的演出可以分成三种:“团场”、“坐场”和“打升官”。在这三个类型中“坐场”是所有剧目的总称,“坐场”依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又可分“为表演唱”、“花灯小戏”、“花灯歌..

推广花灯歌舞对广大群众的重要意义

对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见解

  嵩明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始的地方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也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花灯音乐主要以戏曲曲调为主,过于沉闷再加上花灯动作流动不大,从而让人产生视觉疲..

云南花灯歌舞的发展

  就花灯而言,它对云南民族舞蹈继承传播、推陈出新与发展创造有较大作用,是云南民族舞蹈文化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课题。   清乾隆年间,云南嵩明花灯歌舞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而..

竹簧傈僳族

傈僳族(英文名称LisuLi-Su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傈僳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