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朝代】:
【体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北宋人。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原文】
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词牌释义】
〔题考〕 《》:“公自序云:‘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调者,独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墨庄漫录》云:“顷见一诗话,全载孟蜀主一诗:‘冰肌玉骨清无汗......。’云:‘东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处景色暗相似,故檃括稍协律,以赠之也。’据此乃诗耳,而东坡自序,乃云是﹝洞仙歌令﹞,盖公以此叙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国初皆末之有也。”观此,本调创始,或即自东坡。原有一“令”字,后又名﹝羽仙歌﹞。
〔作法〕 本调八十三字,首句四字句,不用韵。次句五字起韵,句法上一下四。第三句七字,第一字平仄不拘,下三字必作仄平仄,乃定格也。第四句九字,应作上五下四,今此调作上三下六,实非正格。东坡词,每不为成格所拘,即此类也。学者止作上五下四填可也。第五句亦九字,句法上三下六,唯于第三字略豆;【词律】径作句,转失一气呵成之义矣。下六字,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字若用仄,则第五字须用平,方得相称。后阕换头。首句五字,不协韵,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二句四字,实即下七字句之豆。第三句七字,与前阕第三句同,宜拗。第四句五字。仄起平收,实亦下句之豆,句法且与第二句同。第五句四字。第六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七句八字,实系仄起平收之七言拗句,上冠一豆“但”字耳。结句九字,上五下四,语气须连贯到底,故上五字亦可作豆。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
【赏析】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
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简评】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读者面前。
【话外音】
诗人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词》,据唐人《》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东坡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平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