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八目②

  语出《大学》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为您推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

词目   发音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   释义 豫: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出处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一个巴掌拍不响②

释意  拼音: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解释: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袭人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示例:~,两个..

一团和气②

  成语 一团和气   发音 yī tuán hé qì   解释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出处 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愁眉苦脸②

知人知面不知心②

  词目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发音 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   释义 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出处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②

  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解释:,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

云英未嫁②

  云英者,妓女也。还得从罗隐说起。罗隐,字昭谏。新登人。生活在晚唐及五代初期。在晚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便投靠盘踞江浙的吴越王钱镠,在那里官做到盐铁发运副使,奏授司勋郎。罗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四海知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