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拳起源于宋代,明、清两代最为盛行。
鸳鸯拳是中国武术外家拳颇具胜名的优秀拳种之一。鸳鸯拳取阴阳之谐音,有音阳之意。因此动作多为左右对称,阴阳互补,而且式式有法。招招可用,实用性很强。鸳鸯拳分为罗汉鸳鸯拳和地功鸳鸯拳两种,罗汉鸳鸯拳后归入少林派,地功鸳鸯拳后归入武当派.
武当地功鸳鸯拳尤其注重腿功,素以腿法新颖独到见长,并对上、中、下三盘都有严格入微的要求。鸳鸯拳在手法和腿法上突出“摔、打、劈、砸、崩,扣、套、剪、挂、蹬”之功效。仅剪腿又可分为“立、坐、卧、扣、套、措、插、搅、滚、偷、摔、翻”十二种使用方法。在实用方法上讲求攻防一体;在招式上有攻守之分、雌雄之别,“雄飞千里,雌守家园”对身法的要求更高。“转轴身子不倒翁,鸳鸯本质在其中”。
在拳法套路上,地功鸳鸯拳有一路母拳,十二路子拳六路宗拳.母拳名曰:《奇形八打》.子拳包括:第二路《大地功》,第七路《小地功》等,宗拳包括:《跃步拳》《奇步联手》等。除此之外,另有鸳鸯八势 桩攻等。器械中刀、剑、枪、棍具全。其中有一路“路行鞭杆棒”习练者较多,流传较广。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