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幽人对酌②

  【年代】:唐
  【作者】: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内容】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译文
  在山花丛中,你我对酌,
  我们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要喝醉了你可暂且离开,
  如果有意明天再抱琴再来。
  【赏析】: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显然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周啸天)

为您推荐

秋兴②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新安吏②

  【年代】:唐   【作者】:——《新安吏》原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

送柴侍御②

  沅水通流(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作者】: 【朝代】: 【体裁】: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沅水通波(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金谷园②

题菊花②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

山房春事②

  【原文】: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作者】:   【作者小传】: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人。进士,曾随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

村夜②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作者】: 【朝代】: 【体裁】:   --------------------------------------------------------------   【】:○ ●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霜草苍苍虫切切,   ○●⊙⊙○●▲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