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②

  沅水通流(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作者】: 【朝代】: 【体裁】: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沅水通波(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注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两处地方。
  【译文】:
  沅水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有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呢?
  【前言】: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赏评】: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0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么?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着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着武冈,
  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
  同顶一轮明月有何曾身处两乡。

为您推荐

秋兴②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金谷园②

  【标题】 金谷园   【作者】   【原文】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释译   【注解】:   1、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

题菊花②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

山房春事②

村夜②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作者】: 【朝代】: 【体裁】:   --------------------------------------------------------------   【】:○ ●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霜草苍苍虫切切,   ○●⊙⊙○●▲   村..

二十四桥明月夜②

原诗   寄扬州韩绰①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②,   秋尽江南草未凋③。   二十四桥④明月夜,   玉人⑤何处教吹箫。注释  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

鹭鸶②

鹭鸶简介  鹳形目(Ciconiiformes)鹭科(Ardeidae)鹭亚科(Ardeinae)大约60种长腿涉禽,其中几种通常称为白鹭(egret)。鹭科亦包括麻鳽(麻鳽亚科〔Botaurinae〕)。鹭分布全球,热带最常见。通常安静地涉行浅水(如池塘、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