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别②

  南浦别
  [唐]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小诗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为您推荐

送魏大从军②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

春夜闻笛②

  【原文】: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作者】:   【作者小传】: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姑臧(今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

题诗后②

【内容】: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称之为苦吟诗人。元和五年(810)冬,..

秦王扫六合②

钓鱼湾②

  一、唐诗   【原文】: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作者】:   【朝代】:   【体裁】:五古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

征人怨②

  名称: 征人怨   作者:   简介   柳中庸   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西)人,为族人。曾授洪州户曹。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主题  ..

送上人②

  【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作者】:   【作者小传】: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河间(今河间)人。唐代诗人。年间,年间任,年间任鄂岳转运使留后,因被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陷而被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