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②

  名称: 征人怨
  作者:
  简介
  柳中庸
  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西)人,为族人。曾授洪州户曹。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
  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类别: 七言绝句
  体裁: 诗
  年代: 中唐 内容介绍
  原文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①。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②。
  注释
  ①金河:在今内蒙古境内,流入黄河。马策:马鞭。刀环:刀头的环。喻征战事。岁岁、朝朝:指年年月月。
  ②三春:春季的三个月。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黑山:在今内蒙古。
  译文
  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赏析
  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中。全诗每句皆对,语言精工自然。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可谓妙绝。全诗对仗精工,巧于炼字,读来别具情韵

为您推荐

送上人②

  【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作者】:   【作者小传】: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河间(今河间)人。唐代诗人。年间,年间任,年间任鄂岳转运使留后,因被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陷而被贬为..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②

  【年代】:唐   【作者】: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内容】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   谢朓北..

漫成一首②

  【原文】: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作者】:   【朝代】:   【体裁】: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二十四敬;可..

燕歌行并序②

霜月②

  一、词语   拼音:shuāng yuè   释义:1.指农历七月。2.寒夜的月亮。3.。   二、诗词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全部注释   1.霜月:《·月..

再游玄都观②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   1.庭:玄都观的庭院。   2.苔:生长在潮湿地上的苔藓。   3.种桃道士:传说玄都观中茂盛桃树,是一个道士用仙桃栽..

《旅夜书怀》②

  【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作者】:   【朝代】:   【体裁】: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