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②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
  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
  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
  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
  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
  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
  ”时间,颇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
  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
  ,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
  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
  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多么冷酷的大自然啊!从树木移情到人,从
  自然想到社会,岂能无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
  。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832)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
  ,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
  寂闲散的状况。
  (傅经顺)

为您推荐

孟夏②

  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已表示.所指的月份是阴历.   孟夏   中国国画家---孟夏 字子行,原字童僮,号心一。女,生于1959年,祖籍山东阳谷。   1992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毕业;   199..

自遣②

  1.李白的版本   对酒不觉暝,   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   鸟还人亦稀。   译文:   与朋友对饮,不知不觉已经暮色昏暗,落花洒满了我的衣衫。醉意朦胧在溪边月光下散步,鸟都归家了,路上行人稀少。   ..

从军行·琵琶起舞②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作者】: 【朝代】: 【体裁】: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琵琶起舞换新声,   ○○●●●○○..

汴河曲②

春日·胜日寻芳②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 【朝代】: 【体裁】: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李远②

  李远   1、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四川省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唐文宗开成末,在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任过职,约为令、丞之属,旋为福建观察使幕宾。武宗会昌中除殿中侍御史。历尚书司门员外郎、..

采桑妇②

  采桑妇   【朝代】:   【作者】:   【文体】:   【全文】:   为报踌躇陌上郎①, 蚕饥日晚②妾心忙。   本来若爱黄金好③, 不肯携笼更采桑。   【注释】:   ①踌躇陌上郎:美女在田野中采桑,引得行徒息驾,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