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楼西老柳②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这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仿佛是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
  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用简括的笔触勾勒
  了一幅临风立马图,语短情长,意境苍茫。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所种,至穆宗长庆二年(822)已在百龄上下,
  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怎能不怆然动怀呢!东晋时桓温北征途中,见昔日手种柳
  树皆已十围,就曾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可见对树伤情,自古已然。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
  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树又如何呢?在诗人眼中,物情本同人情。宋代辛弃
  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现
  在,这株临风老柳也许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吧!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我,我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
  人是半朽的,也不妨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
  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
  的年龄,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该是怎样的大手笔
  !它象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
  颖别致。
  (陈志明)

为您推荐

潜别离②

  【潜别离】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白居易年..

王梵志②

  王梵志 唐代诗人。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卷八十二《王梵志》都说他生于隋代,为黎阳城东人王德祖从枯树中发现收养的,七岁能语,作诗讽人,甚有义旨。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

胡无人②

  【诗名】:胡无人   【作者】:   【朝代】:唐   【体裁】:乐府诗   【全诗】: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

独漉篇②

再宿武关②

  再宿武关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再宿武关 李涉鉴赏】   李涉元和年间曾官太子通事舍人,因事贬谪出京;大和中,复召为太学博士,不久又因事罢官,流放桂..

春中田园作②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音    鸠:(jiū)   觇:(chān)   觞:(shāng)   惆 :(chóu)   注解  ..

塞下曲(六首)②

  塞下曲(六首)   【作者】:   【朝代】:唐   【体裁】:乐府诗   【全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