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游②

  【年代】:唐
  【作者】:——《后游》
  【内容】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赏析】: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像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为您推荐

过勤政楼②

  过勤政楼   作者:   千秋佳节名空在2,承露丝囊世已无3。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4。   全部注释   1.: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2.千秋..

于良史②

  于良史 诗人 ,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   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诗多写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同时寄寓思乡和隐逸之情。诗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②

  【原文】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   【作者】   【朝代】   【体裁】五言律诗   【韵译】   只有远..

施肩吾②

长安晚秋②

  长安晚秋   作者:赵嘏   年代:唐   体裁:七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诗人介绍..

咏怀古迹·其二②

  《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解】:   1、风流..

别薛华②

  别薛华 作者:王勃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唐乾封元年(666 ),17岁,进入沛王府任修撰,奉命撰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