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朝
【体裁】:律诗
【作者】: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
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
却听钟声连翠微。
【作者简介】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曾任宜寿尉、左拾遗、著作郎等职。晚年隐居江南。
【作品鉴赏】
上人,旧时对和尚的尊称,融,即诗人拜访的和尚的名字。兰若,泛指寺庙。这首诗是诗人拜访和尚融上人不遇之作,通过访友不遇的感受以及上山下山的行程,巧妙地写出山寺景致以及山间那种幽寂的氛围。
开篇“山头”二字,表明融上人兰若的地理位置,也说明诗人为了访友已经过了艰难的爬山攀岩的过程,而到了寺前,进入“禅室”,室内唯有“僧衣”悬挂,随风飘曳,可见室主不在。室主不在,诗人自然从室内向外张望,张望的结果也是“窗外无人”,唯有“溪鸟”翻飞。这两句本意在于说明访友不遇,却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实际上已演化为对山寺周围景观的细腻描绘,由于山寺无人,环境幽寂,所以诗人的描写笔触也显得异常淡雅静净。既然访友不遇,那只有下山归去。下到半山,天色已经黄昏,可见山路不近,一上一下,加上访友不遇的扫兴,显然已处疲惫状态,谁知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山寺的钟声响了起来,可见山寺的主人已经回来,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是继续下山呢,还是折回山寺呢?显然颇费踟蹰。而眼前暮霭迷蒙,山寺的钟声仍然一声声传来,似乎与这山间的岚气暮霭连成一片,茫然而不可分辨。诗境浑茫,心境亦难以自辨,极富韵味。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