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兰②

  芄兰
  【概要】本诗主旨说法颇多。一曰刺诗,二曰美惠公等等。今人朱东润认为是恋歌,其《诗三百篇探故》说:“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甚是。
  芄(wán丸)兰之支,童子佩觽(xī西)。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社)。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注释】
  1.芄(wán丸)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草本植物,又名萝藦,俗名婆婆针线包,实如羊角。支:借作“枝”。
  2.觿(xī西):古代骨制的解绳结用具,头尖尾粗,形状像牛角,俗称角锥,也为成人佩饰。少年婚后也佩,象征成人。3.能:乃、而,一说宁,岂。知:智,一说“接”
  4.容:佩刀,刃钝不能割物。遂:佩玉。一说容、遂,舒缓悠闲之貌。5.悸:带摆动貌。
  6.韘(shè社):抉拾,俗称扳指,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钩弦的工具,用玉或骨制作,一般为成人佩戴,已婚少年佩戴象征已经成人。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7.甲:借作“狎”,亲昵。一说长也。 【译文】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一本正经相啊,
  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啊,
  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赏析】
  本篇主旨说法很多,一谓刺诗,汉《毛诗序》说:“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元刘玉汝《诗缵绪》说:“愚意卫人之赋此,毋亦叹卫国小学之教不讲欤?”明丰坊《诗说》说:“刺霍叔也,以童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乱。”明季本《诗说解颐》说:“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而躐等(超越级别)以骛高远也,故诗人作诗以刺之。”今人高亨《诗经今注》等则以为是刺童子早婚。一谓美惠公,近人徐绍桢《学寿堂诗说》说:“当是惠公初即位,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觽,行国君之礼,其大夫作诗美之,欲勉其进德耳。”一谓恋歌,今人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说:“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今取后一说。
  诗人即景起兴,因为芄兰的荚实与觽都是锥形,很相像,故诗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诗人与诗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童子”佩带觽、套上韘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却冷淡了。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那多情的女诗人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最使她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在他却对自己疏远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惹她生气,看了极不顺眼,甚而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的。尽管他“容兮遂兮”,处处显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样,而她偏要口口声声唤他“童子”。“童子”的称呼,正包含着她似娇还嗔的情态,从这一嘲讽揶揄中不难察觉她“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
  全诗两章重叠,实际只有三个字不同,寥寥数语,就把“童子”态度的变化及姑娘的恼怒心理描摹出来了,清牛运震《诗志》评论说:“‘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讽刺之旨已自点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仪咏叹一番,而讽意更自深长。诗情妙甚。”每章前四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从乐歌的角度考察,后两句大约是附歌。(蒋立甫)
  赏析:
  《芄兰》描写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而行为却仍幼稚无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与他人相处,讽刺了童子的无能。诗善作细节描写,外表上庄重却掩饰不住内心幼稚,“垂带悸兮”,颤动的垂带就透视了全部的本质。“芄兰”枝叶的起兴,不仅在于引起童子佩饰的描写,或正在它的外露而不含蓄,隐寓童子的不成熟。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诗歌②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font id=bks_drevl4aa class=mw-headline]历史演变[/f..

塔索②

意大利诗人  塔索,T.(Torquato Tasso 1544~1595) 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骑士业绩的长..

涂静怡②

  涂静怡,1941年出生于台湾风景秀丽的桃园县大溪镇。三岁失怙,靠自己努力,以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并考上公职。公余从是诗与散文的创作,是《秋水诗刊》的创办人之一,也是《秋水诗刊》的主编。   1971年开端诗作,得过许多文..

边界望乡②

临江仙·暮春②

  【年代】:   【作者】: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   【内容】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夭。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殷之光②

  殷之光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现任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第六、七、八、九届委员。   殷之光同志自青少年时期就酷爱文学艺术,18岁已在各种集会和广播电台朗诵诗歌,1958年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剧团,成为中..

飞翔的梦②

  诗集《飞翔的梦》    《飞翔的梦》序   ——王野   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先生,早就向说过一位青年女作家有一部诗集让我审读一下。我有些疑虑,深怕读不懂青年人的诗。我曾在一则新诗话中说:“我写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