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索②

意大利诗人

  塔索,T.(Torquato Tasso 1544~1595) 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骑士业绩的长诗。继又作为宫廷诗人写牧歌剧。代表作是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长诗以11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背景,写戈特弗里德·布留尼统帅十字军从回教徒手中夺取耶路撒冷的故事。长诗贯串着十字军骑士跟回教徒女战士的爱情线索,着力描写爱情对基督教信仰的胜利,歌颂 现世生活的欢乐,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但长诗赞美十字军功绩,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教会势力反对宗教改革运动和镇压异端的要求。长诗曾引起持宗教保守观念的学者的尖锐批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塔索跟环境及自我内在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终致精神失常,长期被禁疯人院,贫困逝世。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内容简介: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是塔索最重要的作品。它作于 1565 年至 1575 年间, 1579 年出版, 1580 年出版经诗人修订的文本。这部长诗共计二十歌,以 11 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题材。故事发生在战争最后一年的春天。戈弗雷·布永被推选为十字军统帅,率兵东征小亚细亚,围困回教徒据守的耶路撒冷。以阿拉丁为首领的回教徒战士,英勇奋战,使十字军进攻受阻。巫女阿尔米达施展魔法,把坦克雷德等一批十字军将领拘禁在一座城堡里。另一名十字军骁将里纳尔多又被美丽的阿尔米达迷惑,陶醉于她在“幸运岛”上营造的安乐窝里,乐不思归。十字军的供给因气候大旱遇到严重困难,而他们作战最有力的武器攻城机被敌人放火烧毁,回教徒巫师伊斯梅诺更对森林巧试魔法,使十字军无法砍伐树木以制造攻城机。陷入困境的布永,在神明的支持下,破除魔法,里纳尔多又迷途知返,众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
  这部长诗充满鲜明的文艺复兴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和诗人的个性特征。塔索破除此前流行的骑士传奇的题材套路,选择了真实可信的历史事件,作为贯穿全诗的主要情节线索。从 15 世纪下半叶开始,意大利国土充斥外来的强敌,西班牙控制了它的主权,土耳其的崛起切断了意大利同东方的贸易和交通联系,出现了城市工商业衰败,封建农业复兴的倒退现象。基督教势力十分猖獗,强化对进步文化和自由思想的控制,镇压宗教改革运动。塔索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描写十字军东征及其对回教徒的胜利,一方面旨在重新唤起意大利人民的英雄精神,恢复民族的光荣传统,应对土耳其的扩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赞美基督教英雄布永和他统帅的十字军,来表现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客观上适应了教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镇压异端的要求。
  ……
  这一个个情节和结局迥然不同的爱情故事,诗人着力描绘,尽情渲染,使之充溢着盎然的生气,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动人心曲,令人感慨。它们生动地展示,爱情是人的最本真、最自然的权利;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内心一旦萌生爱情,他们便如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激活出他们身上潜藏的最高贵、最纯洁的情感;爱情便如火山爆发,释放出巨大的力量,势不可挡,它足以冲决一切阻碍,突破一切宗教的戒律,摆脱一切民族的恩怨。爱情又体现了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对现实生活和幸福、欢乐共同的热烈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如克洛琳达、阿尔米达、埃尔米尼娅都是异教女子,她们成为长诗中栩栩生动、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塔索在这儿热情歌颂了爱情的伟大,表现了人的权利对于宗教信仰的胜利,体现了对女性、对异教的尊重。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塔索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鲜明地表露出来的这些人文主义思想,犹如冬日里迎风绽放的腊梅花,温煦、可贵。
  ……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英雄,虽然个个都是铁中铮铮,把信仰和民族利益看得重于泰山,不惜为之赴汤蹈火,捐躯沙场;但他们身上都带着颇浓厚的伤感和忧郁,把献身当作追求的光荣和归属,把死亡当作高尚的解脱,流露出悲哀的情调。长诗中各个人物向往的爱情,都历经曲折坎坷,也几乎都是有情人难成眷属,染上了悲剧的色彩。这些都体现了长期陷于精神苦闷的塔索内心世界的矛盾,体现了他由艰辛的命运遭际和辛酸的人生历程而形成的忧伤和悲观的气质。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这些富有魅力的描写,闪耀着文艺复兴的最后的光辉,反映了塔索思想上、创作上的深刻矛盾;同时,它又是作为一部生动地展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尖锐的政治、社会、文化矛盾,披露人文主义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危机的伟大作品,而载入文学史册。
  短篇诗歌小节
  繁露、哭泣和眼泪……
  -------------------------------------------------------------------
  我看到黑沉沉的夜幕里
  以及星星苍白的脸上,
  尽是繁露、哭泣和眼泪,
  它们究竟来自何方?
  为什么那皎洁的月亮
  在青草的怀里撒下了
  一抹晶莹清澈的星光?
  为什么听到习习的清风,
  在昏暗的空中一直吹拂到天亮,
  仿佛它有难言的哀伤,
  莫非这是你离别的象征,
  我生命中的生命?
  钱鸿嘉 译
  我生命中的生命
  -----------------------------------------------------
  我生命中的生命,
  你在我的眼内
  好比苍白的橄榄树,
  或是褪色的玫瑰。
  不过你也不缺乏魅力,
  不论你在哪儿
  你总给我带来了欣慰。
  不论你跟着我;
  还是远走高飞,
  你把我甜蜜地消融,
  溶化,捣得粉碎。
  钱鸿嘉 译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

  塔索——哀愁和胜利
  这是李斯特所作十三首交响诗的第二首,原是为歌德的戏剧《托尔夸托·塔索》写的序曲,作于1849年。同年将序曲修订,成为交响诗,以后又屡经修改,直至1854年定稿。
  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的副题是“哀愁与胜利”,他道出了交响诗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哀愁”(塔索生前的悲惨生活)和“胜利”(塔索死后得到的荣誉)的对照,歌颂创造力量的伟大和正义事业的永垂不朽。全曲的主要部分写“哀愁”,在尾声中画龙点睛地讴歌“胜利”。
  李斯特在为交响诗《塔索》写的序言中说:“1849年,全德国热烈的庆祝歌德诞生一百周年。当我们在魏玛,当地的纪念活动中安排好八月二十八日晚上演出他的戏剧《塔索》”。
  “最不幸的诗人的悲惨命运曾激起了当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歌德和拜伦的诗思;歌德属于以辉煌的成就著称于世的人物之列,拜伦的优越的出身和他身受的痛苦遥遥相对。我们不能否认,当我们在1849年接受为歌德的戏剧写一首序曲的任务时,也还没有能够把他在《哀歌》中这么崇高而雄辩地表现出来的强烈痛苦的回忆和等待着《解放了的耶路撒冷》的作者的胜利(虽然这胜利是姗姗来迟,却是光芒四射的正义所带来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有意在我们的作品的题目中指出了这一对照,并且但愿能够成功地体现这一巨大的对照——这位天才在生时遭到虐待,死后却足使迫害他的人无地自容的力量放射出万丈光芒。”
  “塔索在菲拉拉恋爱和受苦;他在罗马报仇雪冤;他的光荣依然活在威尼斯的流行歌曲中。这三个阶段是和他不朽的声名不可分割的。为了用音乐来表现它们,我们首先招请这位英雄的伟大的幽灵,他出现在威尼斯的礁湖上,宛如再生于今日;于是我们看见了他的自豪而忧伤的容颜。当他在菲拉拉的节场中一闪而过时——他的杰作就在这里第一次重见天日。最后,我们跟着他到不朽的都市罗马,在这里,人们给以崇高的荣誉,尊他为烈士和诗人。F·李斯特。”
  这部作品的结构分为三部分,是以变奏原则为主,综合奏鸣曲式原则的混合曲式。第一部分(作为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从威尼斯船工的歌声回忆起诗人的一生;第二部分(作为奏鸣曲式的中部和再现部)刻画诗人在菲拉拉宫廷中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宫廷舞会场面、恋爱生活、遭受迫害等;第三部分(尾声)集中抒写诗人创造事业的最后胜利。
  作为奏鸣曲式呈示部的主部,运用了葬礼进行曲的体裁,是一首哀歌,采用威尼斯贡杜拉船工唱的塔索的《解放了的耶路撒冷》的歌调,激起人们对诗人生活的种种回忆。副部运用夜曲体裁,是船歌的继续发展。结束部是一首庄严的进行曲,表现人们对诗人的歌颂,预示最后的胜利。全曲的中部是一个插部,贡杜拉船歌中乐句结尾的音调蜕化为典雅的小步舞曲,描写塔索在菲拉拉的宫廷生活。再现部的主部,仍为葬礼进行曲的体裁,与呈示部不同的是,中部小步舞曲的节奏和织体贯穿其中,并延续到副部的再现,接着出现了引子中骚动不安的因素,标志爱情生活的破灭。这一段充满暴风雨气息的音乐,刻画了诗人横遭迫害以及内心的激愤。至此描写“哀愁”的部分结束。尾声是讴歌“胜利”的部分,虽然不长,但意义重大,也是全曲的高潮,歌颂塔索在死后“以足使迫害他的人无地自容的力量放射出万丈光芒”,全曲以宏伟、壮丽的全奏结束。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诗歌②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font id=bks_drevl4aa class=mw-headline]历史演变[/f..

涂静怡②

  涂静怡,1941年出生于台湾风景秀丽的桃园县大溪镇。三岁失怙,靠自己努力,以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并考上公职。公余从是诗与散文的创作,是《秋水诗刊》的创办人之一,也是《秋水诗刊》的主编。   1971年开端诗作,得过许多文..

边界望乡②

  洛夫-边界望乡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临江仙·暮春②

殷之光②

  殷之光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现任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第六、七、八、九届委员。   殷之光同志自青少年时期就酷爱文学艺术,18岁已在各种集会和广播电台朗诵诗歌,1958年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剧团,成为中..

飞翔的梦②

  诗集《飞翔的梦》    《飞翔的梦》序   ——王野   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先生,早就向说过一位青年女作家有一部诗集让我审读一下。我有些疑虑,深怕读不懂青年人的诗。我曾在一则新诗话中说:“我写诗三..

摘星的少年②

  一原文。   摘星的少年,跌下来。   青空嘲笑他。   大地嘲笑他。   新闻记者拿最难堪的形容词冠在他的名字上,   嘲笑他。   千年后,新建的博物馆中,   陈列着摘星的少年像一座:   左手擎着天狼。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