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洛多杰智合寺”、“智合寺”、“金刚崖寺”。位于县治西约4公里处,今尖扎县苗圃的上方洛库合地方的洛多杰扎山崖下。有关藏文文献中记载:唐会昌年间,吐蕃赞普达磨灭佛,从西藏曲卧日山逃来青海的“三贤哲”(即藏绕色、肴格迥和玛尔释迦牟尼)以及刺杀达磨后逃来青海的拉隆贝吉多杰等曾在此地山洞中居住修行,被后世佛教徒视为佛教圣地之一。元代,萨迦班钦曾在此建本康1座,内埋有桑结朗布的一碗舍利。清代,第二世章嘉扎巴鄂色的弟子哲乃亥贡钦·赤列彭揩曾凿开岩壁建佛堂1座,塑立佛像,自己在此住修20年。
此后,阿哇寺的住持阿坝曲结曼兰扎西等人为佛堂又广置佛像、、佛塔等身语意所依,肩因清兵毁坏,濒于坍塌,由赛康巴活佛修复。山崖上有岩洞六七处,内有许多石雕佛像。由于历史悠久,曾有高僧居住,在藏区信教群众中颇有影响,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后来一直由拉莫德千寺每年派专人管理。1958年后,本康、佛堂等物被拆毁。近年来附近群众自行修复了部分建筑,崖上岩洞仍存,崖前平地上有平房数间,住有10余名尼姑。
为您推荐
亦称“古哇新寺”,称“古哇讲修兴旺洲”。位于县治马克唐镇西约20公里,在今措周乡西约10公里处。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是尖扎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初为静房,创建者古哇旬努绛曲鄂色(童菩提光),今..
称“拉日静虑洲”。位于县治西北40公里处,在今多加乡西北约10公里茨卡地方的拉日山坡,为清代格鲁派寺院。据《安多政教史》载,其创建者茨卡俄仁巴,1684年出生于茨卡,30岁前居家,喜好宁玛派教法。30岁后改奉格鲁派,1718年..
藏语称“塔洞白岩讲修宝洲”,位于县治南部,在今曲什安乡西北25公里的塔东直格尔山下。由俄合萨寺寺主俄合萨格西钦莫嘉木样端云大师的弟子关却乎丹什江始建于1948年,为本县俄合萨寺属寺之一)1958年有寺僧70人,主要香火..
亦称“哈住寺”、“甘主寺”等,藏语称“帕玉静房”。位于县治鲁沙尔镇西北20公里处,在今共和乡东偏北5公里的转嘴村西北山坡上。《安多政教史》载,三世达赖时期,由尖扎桑布扎西以当地隆奔八部落为施主初建。《如意宝..
亦称“龙卡寺”、“龙喀寺”等,藏语称“龙嘎闹布楞” (白沟宝洲)或“土登谢舟楞”(佛教讲修洲)。位于吉多乡政府所在地,本为巴绒噶举派寺院,后改宗直贡噶举派,下辖有本县杂龙尼姑寺。1958年,有僧房150间,寺僧247人,活佛 3人,..
亦称“帐囊寺”、“日哇买玛寺”,藏语称“帐囊喇勤贤巴楞”,意为“黑岩上师弥勒洲”。位于今苏鲁乡政府所在地。该寺由直希热巴的弟于释迦多杰初建于十三世纪、属巴绒噶举派,故址最初在今囊谦县的嘎毛宁同,自教派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