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化寺②
亦称“红花寺”、“红华寺”、“弘化寺”、“鸿化寺”、“洪化寺”等,藏语称“作摩卡”,意为“犏牛城寺”。位于川口镇东南34公里处,在今转导乡东北2公里的红花村。据藏文典籍《黄琉璃》、《安多政教史》等记载,明永乐年间,宗喀巴大师应明廷之请,派弟子释迦也失代替他去北京。释迦也失曾两次去北京,授封为“大慈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他第一次赶京后取道理塘回藏,第二次去京,途经今转导地区,授记建寺,并加持地基,由其弟子释迦崔臣建一小寺,命名为“丹曲塔尔林”,意为“胜法解脱洲”。明宣德十年(1435)十月,释迦也失在京去世,与他同去的曲结索南喜饶和僧格桑布将其遗体运回丹曲塔尔林寺,修灵塔供奉,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后来的宏化寺。宏化寺古址在转导村,其遗址尚存,寺院为城堡,坐落在川道内,座西向东,南北宽150米,东西长260米,城头宽3米,高10米,城内土地约100亩(现为乡农科站),此即藏语所称“犏牛城”。按上述记载,宏化寺可能初建于明永乐或宣德年间,扩建于正统年间。《河州志》亦云,大慈法王于正统四年(1439)在京圆寂,“敕建渗金铜塔,藏其佛骨。七年,奉敕河州建寺,赐名鸿化,随给附近之高山穷谷,永作香火之需,设官僧五十五名”,并云其随从张星吉藏卜之徒裔,“世给国师禅师之职”。汉藏记载基本吻合,只是《河州志》所记年代略有出入。宏化寺原为当地宏化族寺院,主体建筑有四大金刚殿、太子佛大殿、世袭都纲的尚书院等。据《河州志》等记载,清代有寺僧55人,香火地百顷余,建筑规模壮丽,金壁交辉,有官军55名守护,张星吉藏卜赐以世袭都纲,总理该寺政教事宜。其都纲一职,历代由张家长子继承。该家族占地2000余亩,分布在今民和县的马营、转导及甘肃永靖县孔家寺一带,一直延续到全国解放。该寺于同治年间焚毁,从此走向衰落,重建规模不如以前。1958年前有寺僧18 人,活佛名米尕藏。该寺于1967年拆毁,1983年批准开放,现重建经堂3间,活佛昂欠1院6间,僧舍2院19间,有耕地6亩,寺僧6人(其中活佛1人,名米国泰)。现寺藏有传说明廷赐给该寺“太子佛”的螺钿床、“都刚之印”、“永垂福庇”木匾及明代经板、太子佛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