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博昌父老书》简析
这是一封写给父老乡亲的书信。博昌虽然不是作者的故乡,却是他少年时代长期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难忘的成长的记忆,可以说“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博昌父老的来信,牵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怅忆离别,怀人叙旧,感时叹逝,抒发风物不殊而人事皆非的感慨,凡此种种构成全信的基调。作者也深深愧怍公务在身,路过博昌却又不能看望父老,咫尺天涯,徒增叹息。全文情真意切,叙事委婉,语言古雅,读之感人至深。《与博昌父老书》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6—约684),婺(wù)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现在浙江天台县)县丞,世称“骆临海”。诗文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后参与讨伐武则天的军事行动,失败后不知所终。博昌,现在山东省博兴县。本文大约写于唐高宗调(tiáo)露二年(680),是作者写给博昌父老乡亲的一封信。骆宾王的父亲曾为博昌县令,政绩颇佳,深得当地老百姓敬重,死后葬在博昌。骆宾王早年随父在博昌生活多年,视这里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与博昌父老书》原文
某月日,骆宾王谨致书于博昌父老:承并无恙,幸甚幸甚。云雨俄别,风壤异乡。春渚青山,载劳延想。秋天白露,几变光阴。古人云:别易会难,不其然也!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张学士溘从朝露,辟闾公倏掩夜台。故吏门人,多游蒿里;耆年宿德,但见松丘。呜呼!泉壤殊途,幽明永隔。人理危促,天道奚言?感今怀旧,不觉涕之无从也。况过隙不留,藏舟难固。追惟逝者,浮生几何?哀缘物兴,事因情感。虽蒙庄一指,殆先觉于劳生;秦佚三号,讵忘情于怛化?啜其泣矣,尚何云哉?
又闻移县就乐安故城,廨宇邑居,咸徙其地;里闬阡陌,徒有其名。荒径三秋,蔓草滋于旧馆;颓墉四望,拱木多于故人。嗟乎!仙鹤来归,辽东之城郭犹是;灵乌代谢,江南之陵谷已非。
昔吾先君,出宰斯邑,清芬虽远,遗爱犹存。延首城池,何心天地?虽则山河四塞,是称无棣之墟;松槚千秋,有切维桑之里。故每怀夙昔,尚想经过。于役不遑,愿言徒拥。
今西成有岁,东户无为。野老清谈,怡然自得;田家浊酒,乐以忘忧。故可洽赏当年,相欢卒岁。宁复惠存旧好,追思昔游?所恨跂予望之,经途密迩。伫中衢而空轸,巾下泽而莫因。风月虚心,形留神往;山川在目,室迩人遐。以此劳怀,增其叹息,情不遗旧,书何尽言。
《与博昌父老书》译文
博昌的父老乡亲:接到来信,得知乡亲们都平安无事,我很高兴!我们像云与雨一样突然分别,之后我就流落到了异乡。每当看到春天长满青草的小洲,望见夏天苍翠碧绿的青山,我就不禁引发对故乡长久的思念。秋天的白露呀(白露前后,大雁南飞,令人思乡),也更让我想起分别后那些易逝的时光。古人说:离别容易相见难,不正是这样吗?
自从我和父老乡亲们离别,一晃已经一十五年了。朋友们有的已经去世,活着的大概没有一半了。张学士如同早晨的露水一样忽然逝去,接着辟闾公也突然到了阴间地府。原来的下属宾客学生等,也多半离开人世。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现在也只能看到他们长满松柏的坟地。哎!阴阳之间,人鬼殊途,生死永别。人生短促,天道也说不清楚呀!感慨今天,怀念过去,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滚滚而下。况且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死生无常即使是保藏的很好的船只也难以幸免。在追忆死者的同时,不禁感慨我又能在世上活有多久呢?情绪因睹物思人而悲哀,感情因事随境迁而伤感。虽然庄子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手指那样轻,他大概也是早就觉悟到人生的劳苦吧。秦佚大哭三声,又岂能因为老子之死而忘记两人之间的情谊呢?除了哽咽哭泣,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
又听说把博昌县城迁移到了乐安旧城,官署衙门,全都迁往乐安。博昌的街道巷里,只留下一个个空名。荒无人迹的道路上,多年来杂草丛生,野草长满了旧时的房舍。站在断墙残壁上四下一望,坟地上的树木比故人还多。哎!仙鹤归来,辽东的城郭已物是人非了;时光流逝,汉南的陵谷已今非昔比了。
以前我的父亲,曾经出任博昌县令,他良好的政治名望虽然已经久远,但给百姓留下来的仁惠至今犹存。遥望博昌故城,天地是怎样一幅心肠,竟能忍心令人如此悲伤?虽然博昌城四周有山河之险,但这时却成了无棣的废墟;虽然到处长满坟松冢柏,但仍有家乡的亲切之感。所以每当想起以前的事情,就总希望能再回故地重游。只因公务繁忙,空有心愿罢了。
今年丰收,世事太平。田家父老能够无事闲谈,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畅饮农家的浊酒,高兴得忘记了烦忧。正是应当及时行乐,高高兴兴的度过岁末呀。我们还能怀念旧日的友谊,追想从前游玩的快乐吗?我怀恨的是经常一踮脚尖就可以看到家乡,所经之路离家乡很近了却无法回到故乡。我常无缘无故的在路旁停下车子,长时间地站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为自己不能回故乡一探而感到哀伤。尽管我的身体停留在自然美景之中却无心观赏,因为我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家乡。家乡的山河一切应该还是历历在目吧,可离故乡近了而离父老乡亲却仍然很远。因为这些我的内心无比苦闷,又增添了许多无尽的叹息。这些难以忘掉的旧日情谊呀,哪里是一封信能够写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