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最早著录于《》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 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
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 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我国的“三大奇书”之一】
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
《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指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 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指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 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内容】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哲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价值贡献】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白话原文:
黄帝内经白话版 非卖书 全文索引贴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丛书分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素问》,在汉、、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孙思邈、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宋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年),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黄帝内经》的传说】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和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fù)。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和。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是《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
【评价】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从文化角度看传承《黄帝内经》的重要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是《黄帝内经》的学术定位;一个是《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另外再讲一下《黄帝内经》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刚才放的由广州电视台拍摄的60集大型纪录片《黄帝内经》中,各位专家的说法很多:焦树德先生说是一本养生的书;有人说是医学著作;还有人提出来是一部人文学著作,因为它包罗万象,里面有医学的、伦理学的、哲学的、天文学的、地理学的、心理学等等的内容。那么究竟怎么定位这本书呢?首先,它当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现在要用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下一个不太恰当的定义,它可能是一部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书,或者说它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医学著作,它创造了一个以人文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这个体系与西医是不同的,西医是以自然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黄帝内经》里面讲到了藏象、经络,体现在哪些篇目呢?主要有《金匮真言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别论》,还有《经络论》、《皮部论》等等,这些是讲中医的生理的。《内经》还讲到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如《风论》、《痹论》、《咳论》、《痿论》、《疟论》、《厥论》等等。讲诊断治疗的篇目也有很多,如《素问》里就有《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诊要经终论》、《刺热论》、《刺齐论》、《刺禁论》等等。因此它无疑是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著作。
为什么说它又是一部人文科学的著作呢? 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黄帝内经》是人文的,而不是纯自然的。它是以人为核心,讲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文性。
第二,《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都是有差异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说,它强调的是“辨证论治”,注重人的特异性、特殊性。它还非常强调人的体质,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指。实际上,人还不止二十五种体质,还可以再扩展。《黄帝内经》就强调人的个体性,或者叫特殊性。
第三,《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不能分割,人自身各脏象之间也是不能分割的。比如说《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等篇章,都是强调人与天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
第四,《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可以给它定性的。但是人的生命不是通过现在试验室里面试验分析的,不是可以用数学描述的,不是定量的。这可以称为直观性或模糊性。
第五,《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生动的、鲜活的,不是冰冷的。也就是说,它不太重视尸体解剖。《黄帝内经》以前是讲解剖的,雷公学派就强调解剖。比如在《灵枢?经水篇》就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后来《黄帝内经》却不讲解剖了,这是一个转变。这一点可称为动态性。
所以《黄帝内经》所建构的这门中医科学,是一种具有人文科学色彩的医学体系。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它具有主体性、独特性、个体性。《黄帝内经》以先秦人文哲学为基础,不仅将先秦人文哲学作为建构医学体系的指导,同时还把哲学的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我坚持认为只有明确了《黄帝内经》这种人文科学的医学著作的学术定位,才可以认清中医体系与西医体系的差别,传统中医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现代西医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第二个问题,简单地介绍一下《黄帝内经》的文化渊源。我认为《黄帝内经》成书时间是在汉武帝以后,但不排除它的一些篇章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但最后出版的时间应该是在汉武帝以后。由此它必然受到汉武帝之前的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诸子百家对《黄帝内经》都有影响,但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先看儒家,《周易》、《尚书》可以看成主要是儒家的著作(当然也有一些道家的思想)。《周易》里面的“阴阳”哲学,《尚书》里面的“五行”学说,还有《论语》里讲的“两端”、“中和”、“和为贵”、《孟子》、《中庸》的“阴阳五行”构成论、“中庸”方法论,对《黄帝内经》都有直接的影响。现存《孟子》、《中庸》里面虽然没有“阴阳五行”的记载,但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行篇》,学者经研究认为就是思孟学派的著作,思孟学派的五行是:仁义礼智圣(信)。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也可以看成是儒家。儒家思孟学派、邹衍阴阳五行派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家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就更大了。比如王冰编的《黄帝内经》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非常强调上古真人,这是道家的一种理想人格。还有为什么《黄帝内经》托名“黄帝”?这可能是受西汉初年黄老学派的影响。黄老也属于道家。《内经》重“道”,讲“阴阳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医之道”、“养生之道”、“养长之道”,这是受到《老子》万物源于“道”思想的影响。此外老子、庄子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更是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养生、预防、医疗等博大体系的形成。
先秦的儒家、道家对《黄帝内经》的这种影响可以用来解释《黄帝内经》以前为什么讲解剖、讲物质实体、讲形态学,而到《黄帝内经》反而不讲了呢?这不能不是受到文化的作用、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讲一下《黄帝内经》的文化地位与现实意义。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说有儒家、道家,这个中间差一个医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阴阳角度来看,儒家是崇阳抑阴,道家是崇阴抑阳,医家是既崇阴又崇阳,既不抑阴也不抑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黄帝内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了阴阳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阴偏阳,那就是病态,中医的目的就是调整阴阳,达到“平”“和”的状态,到了“和”的状态,病就治好了。医家是阴阳的和合派,可以看成是《周易》阴阳和合思想的最完美的继承者,它对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治理国家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的开明的君王都强调阴阳的和合。以至后来明朝的皇宫--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其取名就是出自《周易》的《乾卦?彖传》“保和太和,乃利贞” 。“和”是一种调和的状态,“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趋向。
《黄帝内经》在医学上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医的医疗思想、医疗方法,即非对抗性治疗的思想,和合的思想,以调和为主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建立了另外一种科学形态。科学也应该是多元的,科学绝对不仅仅是17世纪牛顿力学以后的现代科学这种形态。现代科学有三个特征:一是逻辑推理,二是数学描述,三是实验验证。它有一个物质实体和形态。而《黄帝内经》提供了以整体论、模型论、过程论等等为特征的科学形态。它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强调个体性、特殊性,它不提供一种公理。西方科学是唯物论的,是建立在物的层面上的。陆广莘教授刚才提到了“唯实论”,陈立夫先生提出“唯生论”。实际上中国的哲学不能用西方哲学唯物、唯心的模子来套用,中国哲学是物心合一的,是生生不息的,不是物的哲学,而是人的哲学,是生命哲学。中医就是以这么一种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在这么一种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当然不可能等同于西方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长期的实践证明,中医学这种科学形态对解决人的生命问题是有用的、有效的。
《黄帝内经》所建立起来的中医学在现代社会如何发展?这的确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医学生死存亡的问题。面临现代化的挑战,现在提出了“中医现代化”的口号,我并不反对中医的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现代化?现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要中医现代科学化,这是本人不敢苟同的。我曾经在1999年发表了一篇《中医现代化悖论》的文章,我想说明的是这样一个悖论:中医能够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吗?毫无疑问中医不是现代科学的,其理论内涵、思维方式、学科特色都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所以中医的现代科学化就必然要把中医的理论内涵、思维方式,把中医的特色都抛弃掉,试想这种“现代科学化”的结果,中医还存在吗?因此我给出了一个等式:中医现代科学化=中医西医化=中医毁灭化。因为在目前的医学领域,代表现代科学的学科就是现代西医,所谓中医现代科学化实际上就是中医的西医化。这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西医已经按照现代科学的模式在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只需要拿来为我所用,而不必要把自己变成他的样子。
再看目前的中医现代研究,很多人都是努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寻找或证明在中医理论中、在《黄帝内经》里有很多观点和西医是一致的、相同的,以说明西医有的内容,我们中医也有,由此证明我们中医是科学的。这种研究的结果导致了西医的讥笑,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中医里那些和西医相同的内容,是西医里最粗浅的东西,如一些解剖常识等。如果从这方面去比较,就是用我们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这是没有意义的。解剖可以说是最初级的,《黄帝内经》以前中国是讲解剖的,而到《黄帝内经》却不讲解剖了,可能这正是《内经》的伟大之处,因为它不是从物质层面,而是从信息层面来看待人的生命;不是用对抗性手段,而是用调节、调和的手段来处理生命问题。我认为中医应该对自己有信心,而且一定要以实践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符合不符合现代科学为评价标准,要唯实,检验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不是西医,也不是现代科学,而是实践,只要有效、有用就是科学的。这次抗击SARS过程中,中医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它的科学性。
总之,《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源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应做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VCD
主讲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出版: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
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宇宙、生命现象的伟大著作。 它是中华传统医药的圣经,是几千年医药养生修炼的源头活水。
黄帝内经是医学,更是医道,它的真正作用不是机械性地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是更像一位老师。引导我们顺应自然的力量。学习黄帝内经就是学习如何依准我们的生命本性去做人和生活。是在培补我们的智慧元气,帮助我们完成对自我生命体的认知过程;所以,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学习。
本节目《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是把中国古代合理的养生方法用直白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曲黎敏告诉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掉导致我们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建立起良好的、符合我们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性,将有助于我们发扬国粹,建立和谐社会和人生。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名家论坛五周年特别奉献第33部 各集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2.中医与日常生活
3.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
4.十二时辰养生(辰~申)
5.十二时辰养生(酉~亥)
6.十二时辰养生(亥时)
7.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8.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下)
9.阴阳的本性
10.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11.食物的意义
12.食物的偏性
13.四季养生(上)
14.四季养生(下)
15.不治已病治未病
16.情志病
17.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18.中医的要点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名家论坛五周年特别奉献第33部 部分课程要点简介:
1、为什么老话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2、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的含意和心、肝、脾、肺、肾的关系
3、人中为什么在鼻下的位置,人昏厥时要掐人中?“人中”又深又长又宽,代表什么
4、在中医中“东西南北中与仁义礼智信”的关系
5、人失眠的原因与治疗
6、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鲜血,肾为骨头,肝主筋的具体讲解
7、人长痤疮的成因,如何预防及治疗
8、“精”在中医理论中到底是指什么
9、如何对待小孩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手淫”问题
10、男女的第二性征是怎么形成的
11、女性更年期是如何界定的?如何顺利渡过更年期
12、为什么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接地气”有用吗
13、“是药三分毒”,到底是什么意思
14、“春、夏、秋、冬”四季的养身之道
15、人为什么会肥胖,怎样科学减肥
16、人的烦恼因何而来,如何化解
17、人生四惑“酒色财气”成因及治疗,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
18、中医理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具体讲解
19、为什么有网瘾的人都易得抑郁症,如何对治
20、便秘的成因与治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受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篇--四季养生十二时辰养生
庄子言人生如“白驹过隙,忽忽而已”,将人生之美、之明亮、之疾逝、之飘忽写尽。人类的欲望与热念就在此短暂瞬间升腾、幻灭,生命力也随着这升腾与幻灭,而不断地爆出新的火花,照亮我们人生全部的欢愉与忧愁。
如何才能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使我们的精神与肉体都趋于稳定?如何使观念与存在保持同一性,并且附带有快乐?如何求得一种人性的成熟与圆满?于是一种仁爱的学说更源远流长。
那便是古老而弥新的《黄帝内经》所能给我们的全部,它让我们透彻了每一天——从子时的少阳初起到亥时的阴平阳秘般的沉静;还有每一年——从春三阳的润泽生发到冬三月的老僧般的密敛坚守……它让我们努力倾听我们身体内部气血的轰鸣,让我们从生命的黑暗之中挣脱而出,平息了我们生命之中的欲望焦渴……
生生不息,万物与生命。顺应它,尊重它,静思它,体悟它,这,便是《黄帝内经》教给我们的虔诚。
《四季养生》内容介绍:
经典有趣的轶闻故事 贴近生活的养生之道
专家认可的医疗验方 简单易学的保健方法
本片365集从日常膳食、中医中药、家庭按摩等进行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妇科疾病、美容秘诀、科学减肥……百姓生活中的烦恼将一扫而光。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只需要5分钟内学会一个按摩动作、掌握一种推拿方法,普通民众就好比雇佣了一位学识渊博、临床丰富的保健医生。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一棵葱、一头大蒜、一把野菜,她就会产生奇妙功效。不用多久,人们就会无师自通,成为一名深谙保健之道的健康人士。
5000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蕴藏博大精深的保健养生学说。本部《四季养生》集“辩证论治”的医疗原则、“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念,“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和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为一体,密切联系当今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趋向,推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造福民众的健康宝典。千百年的中医实践积淀的理论精华、无数的医学名家承前启后的创造性贡献凝聚成这一前所未有的保健巨著,其权威性、实用性、科学性勿容置疑。
这是一部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养生方法的影视百科全书,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365集涵盖了日常健康养生的各方面,是国内首部按季节进行自我调理的大型影视佳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但保健知识的缺乏成为他们的一大苦恼,这部《四季养生》应运而生,必将满足期待已久的需求。无论是家庭保健备用,还是赠送给长辈、朋友都是一份惊喜异常的盛礼
第一盘:
一、滋补强身吃山药 二、反复感冒需详查
三、萝卜榨汁能救急 四、冬春常吃鲜荸荠
五、冬春防治腮腺炎 六、寒天莫忘带暖帽
七、傲视严寒话冬泳 八、感冒途径有几多
九、鼻塞不通怎么办 十、高钾低纳降血压
第二盘:
十一、怎样处理鼻出血一 十二、怎样处理鼻出血二
十三、神经衰弱常保养 十四、黑豆配膳有奇效
十五、体内垃圾要常除 十六、水果菜肴也不错
十七、调整饮食防肠癌 十八、食物纤维有哪些
十九、肠癌食疗营养餐 二十、巧治感冒中耳炎
第三盘
二十一、天然冰场莫放过 二十二、老人睡眠奥妙多
二十三、盲目补锌不可取 二十四、当心身边电磁波
二十五、老人补钙有误区 二十六、节前扫尘好习俗
二十七、家家户户庆有余一 二十八、家家户户庆有余二
二十九、家家户户庆有余三 三十、家家户户庆有余四
三十一、除夕之夜说饺子
第四盘
三十二、大年初一话年糕 三十三、吃出东西南北中
三十四、冬春开窗防流脑 三十五、春季养生四原则
三十六、自我保养除肝疾 三十七、大小番茄保肝脏
三十八、祛病养生话泥鳅 三十九、药膳保肝巧安排
四十、验方辅助治肝癌
第五盘
四十一、日常膳食要平衡 四十二、奇妙融水好饮料
四十三、亲近花卉有选择 四十四、智者不贪杯中物
四十五、若想长寿快戒烟 四十六、元宵佳节闹元宵
四十七、过敏鼻炎可食疗 四十八、绿皮土豆不能吃
四十九、药补没有食补好
第六盘
五十、雨水湿冷防风湿 五十一、制服风湿关节炎
五十二、特效补碘食海带 五十三、哪些疾病能传染
五十四、现代眼病须慎防 五十五、健康家具有标准
五十六、清血解毒木耳菜 五十七、功效奇异葵花子
五十八、痛风到底是啥病 五十九、天然良药洽结核
第七盘
六十、妊娠期间咋治病 六十一、妇科疾病调饮食
六十二、绝对素食不可取 六十三、宠物带来大遗憾
六十四、惊蛰过后防蜈蚣一 六十五、惊蛰过后防蜈蚣二
六十六、面部按摩葆青春 六十七、家庭美容十验方
六十八、科学减肥不伤身 六十九、调整饮食体清香
第八盘
七十、预防乳癌调饮食 七十一、求美勿忘保健康
七十二、黄瓜药用知多少 七十三、牛奶强身又护肤
七十四、喜忧参半桶装水 七十五、厨房小事也不小
七十六、早期发现乳腺癌 七十七、简方祛除青春痘
七十八、猪肉滋阴祛虚火 七十九、结石初发吃木耳
第九盘
八十、冬去春来防甲肝 八十一、度命治病英雄菜
八十二、妇女防癌多吃豆 八十三、每天照镜观病象
八十四、顺利度过更年期一 八十五、顺利度过更年期二
八十六、歇斯底里脏躁病一 八十七、歇斯底里脏躁病二
八十八、指甲头发和胎盘 八十九、有方有法才妥当
九十、高度警惕胆石症
第十盘
九十一、学鹤学虎练臂力 九十二、“献桃”“扫叶”健腰背
九十三、龙展风姿显身手 九十四、海底捞月功效奇
九十五、清明植树绿人间 九十六、踏青莫忘采荠菜
九十七、手眼同练巧配合 九十八、“吸气”“疗养”强心肺
九十九、“扣手”“探海”强腰肾 百、悠闲自在也练功
第十一盘
百一、震动扣打长寿功(上) 百二、震动扣打长寿功(下)
百三、起床之前十件事 百四、第三状态需调理
百五、乾隆御膳皇姑菜 百六、饭后养生强身宝
百七、岁月悠悠说鲤鱼 百八、采采苤苡作佳肴
百九、苦菜平常不寻常 百十、雨生百谷话谷物
第十二盘--第三十六盘内容略
一.本书为《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四部中医经典名著的白文标点本。
二.所选底本均为学术界公认的善本。《黄帝内经素问》选用明嘉靖二十九年武陵顾从德影宋刻本;《黄帝内经灵枢经》为明嘉靖赵康王朱厚煌居敬堂刻本;《金匮要略方论》则为明万历赵开美本;《伤寒论》选用明嘉靖二十四年汪济川刻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本,简称成注本;《难经》则以最早注本,王九思《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曰本文化元年撰缨堂重刻本为底本。后二种注解本均删去注释,仅存原文。
三.参校本则选用了其它较有影响的刻本,如《素问》的金刻本、金黔吴梯校刊本、赵府居敬堂本、明抄本、守山阁刊本等;《灵枢经》的胡氏古林书室刊本、曰本刊本等。此外参考了《针灸甲乙经》、《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黄帝内经太素入瘫经疏证》、《古本难经阐注》等多种古籍。并参阅了郭雷春《黄帝内经素间校注语释》、刘衡如《灵枢经》校勘本,中医研究院编《金匮要略语释》等现代学者著作。
四.此次整理,将四部经典著作合刊,采用简体横排的形式,标点加简单校勘,向读者提供一部简明实用,便于检索的工具书。
五.本书在校勘方法上,采取最大限度保持古籍版本原貌、择善而从的原则:(一)凡底本与参校本字句不同,而底本的义理不解,文字更为恰当者,则一律以底本为准而不加校注。(二)凡底本与参校本字句不同,而又难以断定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者,仍不改原文,仅加校注,以两存其义。(三)对底本中的明显错别字,或造成学术错误的字句,则据参校本予以改正,并加注说明。(四)繁本字、通假字、异体字一般改为通行简化字,但对个别古今涵义差别较大的异体字和古今字则予以保留。六.《灵枢经》删去底本中各篇末所附音释;《金匮要略方论》删者‘杂疗方第二十三”。
黄帝内经素问序
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消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淑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田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雄比缨,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是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本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阀。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效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运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求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平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阎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指趣,削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读。庞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送,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仰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时大唐宝应元年岁农壬寅序 。黄帝内经古今注解书目
参考http://www.621m.cn内经博议 内经知要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黄帝内经太素 内经评文 内经药瀹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内经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素问玄机原病式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黄帝素问直解 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读素问钞 素问识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灵枢经脉翼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灵枢识
【推荐图书】
《张其成讲读'黄帝内经':养生大道 》(我国首位《黄帝内经》博士后权威解读养生经典)内容简介
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我们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贵。我们自己的健康、快乐、长寿的问题是生命最根本问题。《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真能用钱换身体吗?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教我们怎么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不得病。书中还作了一个比喻:“斗而铸兵,渴而掘井,不亦晚乎。是”临去打仗的时候才去铸造兵器,到渴了的时候,才去挖井打水,这样也就太晚了。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我们要“治未病”。“治未病”的核心就是养生,也是一种防御的思想。
一部流传千古的养生宝典告诉您“怎样不得病”的秘诀!翻开此书,您将步入《黄帝内经》的养生大道,您将发现,其实养生很简单!看完此书,您将学会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一个快乐的人生、一个完美的人生。
烟建华之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生命篇《黄帝内经》之生命观是中医学于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结晶。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探索生命奥秘的有关天人合一、造化之机、形神与共、阴阳和谐的四大理论。这些观点不仅为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借鉴,而且一直指导着传统的养生实践,是您在忙碌的生活中养生之道的指示灯!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传授了中医学经典中的基本知识,让您用传统精华指导现实养生,拥有身心全面健康的生活!
第一讲:中医学第一经典《黄帝内经》的诞生、文本
第二讲:《黄帝内经》的价值
第三讲:生命起源
第四讲:生命体与生命要素—精、气、神
第五讲:生命过程—生长壮老已
第六讲:生命特征 ……
2.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养生篇
第一讲:《内经》养生之理论及顺应自然的原则
第二讲:按四时养生逐月养生时辰养生法
第三讲:恬惔虚无,精神内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
第四讲:起居有节,不妄作劳;和合房事,节宣得宜
第五讲: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第六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