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②

  作者刘基,字伯温,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
  本文选自《郁离子》
  [原文]: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①。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求草木之实,赋十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 得而取与?”曰:“否,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③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④。 其夕,相与伺⑤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冻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叫老猴率领着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赋收十分之一来奉养自己.有的猴子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饱受痛苦,却不敢违背. 一天,有只小猴子对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吗?'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小猴子又问:'除了狙公我们都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么我们为什麼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话还没说完,众猴都觉醒了.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觉的时候,就破开兽栏,拿走他的存粮,一块儿跑进森林,不再回来.狙公最后活活饿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注释]:
  (1)狙(jū)公:养猴的人.狙:猴子. (2)部分:部署,分派. (3)为之役:供他驱使. (4)寤:通'悟'.这里可指觉醒 (5)伺:窥察. (6)柙:xiá关野兽的笼子.(7)箠:chuí鞭子.
  [文言现象](部分):
  (1)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定语后置 以养狙为生
  (2)必部分众狙于庭 介词后置 于庭部分众狙
  (3)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③乎 被动 为:被
  (4)破栅毁柙 互文 破毁栅柙
  [寓意] :
  警告统治者不要残酷剥削人民,一旦人民觉悟了,将会起来反抗,最终将沦为像狙公那样可悲的下场。

为您推荐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②

  《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波斯国的某城市里住着兄弟俩,哥哥叫戈西母,弟弟叫阿里巴巴。父亲去   世后,他俩各自分得了有限的一点财产,分家自立,各谋生路。不久银财便花光了,生活日   益艰难。为了..

扁鹊见秦武王②

  【典源】   《战国策·秦策》)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鹊请除③。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④:“君与知之者谋(6)之,而与..

狗仗人势②

  狗仗人势 (gǒu zhàng rén shì)   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示例:你就~,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

浑沌之死②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②

基本资料  丛书名: 新经典文库   作 者: (日) 著, 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8-1   字 数: 146000   页 数: 227   纸 张:   I S B N : 9787544229166   包 装:   定价:¥20.0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②

原文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启示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

城门失火②

  城门失火   .   城门着火,大祸降临池中之鱼。   有一种旧的说传说:池仲鱼,是一个人的姓名。他居住在宋国城门的旁边,有一天,城门突然着了火,火焰蔓延到他的家里,池仲鱼就活活被烧死了。   又有一种说法:宋国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