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②

【动物简介】

  荆棘鸟(又称刺鸟;珍珠鸟或翡翠鸟)原本是产自南美的一种珍稀鸟类,因其擅长在荆棘灌木丛中觅食,其羽毛象燃烧的火焰般鲜艳而得名。荆棘鸟,是自然界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雀巢开始,便不停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终于如愿以偿,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陨,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谜。
  【长篇小说】荆棘鸟
  【澳】 著

故事概况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书”,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管制成盒带,是整个80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而且一直有读者请求作者为之作续.前不久,作者应有关方面之邀与作曲家合作,亲自将之改编成面向德语观众的音乐剧.时至今日,虽20几年过去,《荆棘鸟》的美丽依然不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原作,仍打动者亿万读者的心.加拿大魁北克的以为读者说:“我有几本时常重温的书,《荆棘鸟》就是其中之一。窃以为,他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比肩。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

故事梗概

  梅吉一家住在新西兰,她父亲替人家剪羊毛为生,可这一年父亲失业了,正在一家人发愁的时候,他们接到姑母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信。原来,姑母年事已高,准备让他们去继承遗产。在经过一番颠簸之后,梅吉一家踏上澳洲大陆,来到德罗海达。刚一露面,梅吉就引起了拉尔夫神父的注意,他对这个女孩十分怜爱。
  拉尔夫神父是爱尔兰人,被天主教会派到德罗海达担任教士,他是个高大俊美的男人,优雅和蔼、雄心勃勃,他很想在教会中升到的职位,但由于没有背景,直到30多岁还是个普通教士。因为梅吉的姑母是德罗海达最富有的孤孀,他不得不经常与之周旋,其实心里十分厌恶她。梅吉的姑母看到拉尔夫对待小梅吉的特殊态度,十分记恨,决定寻机报复。
  梅吉一家在德罗海达定居下来,他们很快适应并喜爱上了这里的新生活。他们与拉尔夫神父结下了亲密的友谊,随着梅吉年复一年地长大,她和拉尔夫的感情也逐渐加深,拉尔夫不但是可以信赖的师长,而且也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这一切都被梅吉的姑母--那个富有而乖戾的老太婆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机会终于来了,在梅吉17岁时,梅吉的姑母终死去。她在临死前交给拉尔夫神父一封信,让他发誓在她被埋葬后拆开,拉尔夫答应了。然而,当他拆开信封时,他惊呆了。原来,梅吉的姑母远比人们想象的富有得多,她在信中宣称,她的全部财产达1300万英镑,她本来立有遗嘱,准备将财产留给梅吉一家。但现在她改变了主意,她把它们献给天主教会,并声称这是由于拉尔夫神父出色工作的缘故,这笔财产将永远由拉尔夫管理支配,梅吉一家可以住在德罗海达,但工资由拉尔夫决定给予。
  拉尔夫看后心中十分矛盾:如果他将这不为人所知的新遗嘱投入火中,梅吉一家就可以继承全部遗产,但是他就将丧失这个巨大的机会,永远没有晋升的希望;如果他公布这个新遗嘱,他必将受到教会的重视并获得晋升,但梅吉和她一家的权利就会被剥夺。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向自己的野心投降了,他公布了遗嘱,也离开了德里海达,离开了梅吉。
  梅吉一家搬入了姑母原来居住的大宅子,重新按自己的爱好做了装修,从此以后,他们将作为德罗海达牧场的代管人长久居住在这里了。拉尔夫给他们寄来足够多的钱以使他们能够维持不错的生活,梅吉的母亲也一改以往郁闷的心情变得快乐起来。但当她从报纸上看到她最疼爱的长子弗兰克被判处终身监禁时,这快乐也转瞬即逝了。
  梅吉的爸爸帕迪在一次野外转移羊群时遇到大风暴,闪电引起的大火,迅速地吞噬着早已久旱的草原,也吞噬了梅吉的爸爸和羊群。这时,她的一个哥哥也被野猪的獠牙刺死。正在全家哀痛欲绝时,拉尔夫神父赶回来,埋藏了死者之后又匆匆离去。他告诉梅吉虽然自己非常爱她,但他永远也不可能和她结为夫妻。不久,他升任主教。 
  梅吉家新雇了一个叫卢克的剪毛工,卢克的相貌竟酷似拉尔夫神父,这使她心烦意乱,在卢克的追求下梅吉终于嫁给了他,离开了德罗海达。卢克并不爱梅吉,只因为梅吉很有钱,他计划用梅吉的钱,加上自己苦干得来的钱买一个牧场。所以婚后不久,他就带着梅吉到昆土兰去割甘蔗,而让梅吉到一家去做家务,并把梅吉所有的钱都存到银行。
  卢克为了挣钱,不与梅吉见面,甚至在她生第一个孩子时候,他也拒绝回来看梅吉。而此时拉尔夫却来到梅吉身边,他对梅吉的感情始终不渝,这剪不断的情感时时让他感到痛苦,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梅吉之后也去到麦特劳克岛,一起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为了到罗马去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拉尔夫离开梅吉,而梅吉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梅吉因此决定离开卢克,重新回到德罗海达,与母亲住在一起。她生下拉尔夫的孩子,取名戴恩。
  梅吉的母亲一眼就看出戴恩是拉尔夫的孩子,她很能理解女儿的做法,并且她自己当年也爱过一个人,还与他生下了大儿子弗兰克。事情发生后,她被高贵的家族驱逐出去,才嫁给梅吉的父亲帕迪。
  梅吉和母亲、女儿、儿子在德罗海达生活得很好,女儿朱丝婷和儿子戴恩也已长大,由于朱丝婷我行我素,加之又是卢克的孩子,又所以梅吉不怎么喜欢她,而是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儿子戴恩身上,从戴恩身上她看到了拉尔夫的身影。
  这时二战暴发了,拉尔夫也已晋升为红衣主教,他在战争中运用宗教影响保全了罗马,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梅吉一只是她始终的牵挂。
  梅吉的女儿长大后当了演员,活跃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话剧舞台,最后嫁给了德国的一位内阁大臣。而戴恩却提出要当教士,这对梅吉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思虑再三,她把戴恩送到罗马的神学院,让拉尔夫照顾他。拉尔夫和戴恩相处融洽,梅吉沉浸于父子二人的亲情当中。但好景不长,在一次游泳中,戴恩因心脏病突然发作,溺死在海里。
  这一切使梅吉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有片刻的追悔。”

作品赏析

  《荆棘鸟》的畅销不衰证明了他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这美丽首先来自他的主题:爱和命运。它讲述的是克里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道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德演员朱斯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史梅吉于拉而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人认为考琳·麦考洛将人生的全部方方面面都浓缩进了这本杰出的书里,她试图通过克里里家的沧桑和感情历程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正如小说的结尾所写的那样:鸟儿胸前带着荆棘,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者,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荆棘鸟》里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不仅为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且增强了阅读的美感,使读者获得了对人物所处环境的人文地理的丰富知识,因此也是其魅力源泉之一。读者那一段段勾勒环境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澳大利亚风情,深深体会道不仅作品里的人物,就连那片土地也是奇特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在介绍这本书使使那样描述那广袤荒凉的土地的:“保守这轮番而至的韩老侵躏;索取时,残酷无情;花开时,绚丽烂漫;造化慷慨的粘结,有不失丰饶。天底下在没有哪一个地方如此怪诞离奇。”书中生息于斯的一切均笼罩在那种独特的氛围里,可感可触,隐隐中不由得令人生对命运的慨叹。
  总之,《荆棘鸟》时一部不可多得的畅销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饱含激情,富有诗意,不时有警言妙语散布其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荆棘鸟》与《教父》一样,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而且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

名言名句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这就是荆棘鸟的传说。

作者简介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一九三七年六月一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惠林顿一个牧业工人家庭,十二岁移居悉尼。此前,一家人过着游牧生活。考琳·麦卡洛从小就表现出不凡的艺术才能,她从五岁起就写诗歌,讲故事,学画画。但是经济大萧条给这个劳动家庭带来的巨大打击使她很早就意识到,文学艺术很难给一家人带来温饱,而她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促使她走上与文学创作全然不同的道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考琳·麦卡洛开始在悉尼大学攻读神经生理学,毕业后,在悉尼皇家北岸医院创建了神经生理学部。五年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她到英国伦敦大学儿童健康学院从事研究工作。此后移居美国,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达十年,成为颇具影响的神经生理学家。她至今仍为威尔士王子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澳大利亚老年医学基金会资助人、悉尼皇家北岸医院神经生理学部名誉顾问,同时为促进第三世界神经生理学研究,特别是培养该学科女医生,她协助美国耶鲁医学院创建了神经生理学系。她和著名医学家罗登·卡特勒爵士同登澳大利亚一百名杰出人物榜。
  然而,真正使考琳·麦卡洛享誉世界的是她儿时即已显露的文学才华。一九七二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提姆》(Tim)。这部书一九七四年在美国出版之后,很快被拍成电影,不但为考琳·麦卡洛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而且使她一夜之间成为西方文坛耀眼的明星。对于考琳·麦卡洛,这仅仅是她在文学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一九七七年,她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积累,创作出版了呕心沥血之作《 荆棘鸟》(The Thorn Birds)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不但拍成电影广为流传,而且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成为当代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仅平装本版税所得就高达一百九十万美元,创当时美国出版界版税收入之最。
  《荆棘鸟》让考琳·麦卡洛名利双收的同时,也打破了她从小就喜欢的平静与安宁。几经周折,她最终只身一人离开“骚动与喧哗的美国”,回到阔别已久的澳大利亚,并且于一九八零年一月定居诺福克岛。诺福克岛是太平洋深处一座长五英里、宽三英里的小岛,距离澳大利亚东海岸尚有一千英里之遥,是一块独立的领地。考琳·麦卡洛在这座小岛举目无亲,甚至连一个熟人也没有。经历了最初六个月的孤寂与烦躁之后,她发现这里正是她理想的天堂。她的创作热情在这座恬静美丽的小岛一发而不可收。二十多年来,又创作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一部传记。其中《罗马主人》(Roman Master)系列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她因此被看作历史学家。一九九四年,考琳·麦卡洛被授予澳大利亚麦夸里大学荣誉博士,一九九七年成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政治科学系国际项目中心监事会成员。
  父母亲的不幸婚姻给考琳·麦卡洛的心灵留下难以平复的创伤,她决心终身不嫁,甚至拒绝任何男性朋友。然而,诺福克岛不但给了她一个逃避繁华世界的庇护所,还给了她一个可以托付余生的丈夫和幸福的家。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三日,星期五(一个吉祥的日子),四十七岁的考琳·麦卡洛和画家里克·伊恩-鲁宾逊结为连理。里克·伊恩-鲁宾逊是诺福克岛当地人,是诺福克岛的开拓者——流放犯理查德·摩根和澳大利亚历史上著名的“邦提号”叛乱者首领弗莱切尔·克里斯汀的第四代玄(外)孙。正是他和他的家族触发了考琳·麦卡洛的创作灵感,并且帮助她完成了描写澳大利亚开拓史的鸿篇巨制——《摩根的旅程》(Morgan’s Run)。
  然而,近年来最为轰动的还是她于二○○三年出版的《呼唤》(The Touch)。这本书在西方文坛被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亚历山大是个备受欺凌而又聪明绝顶的苏格兰私生子。他十五岁被迫离家出走,先是在格拉斯哥学习锅炉制造,几经周折后到美国淘金,凭着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大发其财。之后,远涉重洋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在崇山峻岭深处找到了世所罕见、品位极高的金矿。为开发这座金山,他和不满晚清政坛腐败、流落海外的中国人孙楚结成牢固的同盟,共同创立“天启公司”,并且建起十九世纪末澳大利亚城市功能堪称一流的“模范城”——金罗斯。孙楚和旅馆老板娘、聪明美丽的茹贝·康斯特万曾经有过一段恋情,生下儿子李。三十多岁即富甲一方的“金山之王”亚历山大孑然一身,和茹贝一见钟情,并且把九岁的李视为义子。但是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之下,他并没有娶深爱他的茹贝为妻,而是怀着仇恨和报复之心,从苏格兰老家“进口”了年仅十六岁的“堂妹”伊丽莎白·德拉蒙德。伊丽莎白美丽、善良,不谙世事,是嗜钱如命的父亲、诡计多端的神父“高压政策”下的牺牲品。她在基督教长老会教义筑起的围墙中苦苦挣扎,仍难以逃脱这座精神的樊笼。成为亚历山大的妻子之后,虽然锦衣玉食、珠宝缠身,但是毫无爱情可言,只能在奢华中痛苦地尽妻子的义务,为一心想有个儿子继承家业的丈夫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内尔像父亲一样聪明绝顶,二女儿安娜却因为难产,严重智障,成了白痴。伊丽莎白怀孕期间伴有惊厥,分娩时病情更重,医生宣布她再生孩子即有生命危险。亚历山大靠伊丽莎白“接续香火”的希望终成泡影,伊丽莎白则因为不必再尽“妻子的义务”获得“解放”。亚历山大婚后一直和茹贝保持情人关系,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寂寞无助的伊丽莎白把本该是“情敌”的茹贝视为最好的朋友。两个人情同手足,和亚历山大一起过着一种畸形的生活。为了使李不受母亲卑微出身的影响,日后飞黄腾达,亚历山大和茹贝不惜重金把他送到英国伦敦,以中国王子的身份在专为外国人开设的贵族学校读书。李成绩优异,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在爱丁堡大学获工程技术博士学位。生子无望的亚历山大把具有中国血统、才华横溢、品质高尚的李视同己出,一心想让女儿内尔长大后与他成婚,继承家业。然而,事与愿违,事业上百战百胜的亚历山大,家庭生活中却屡战屡败。李在异国他乡求学八年,第一次回家,就深深爱上从未谋面、比他年长六岁的伊丽莎白。而虽然生过两个孩子却“情窦未开”的伊丽莎白,也在目光与李相遇的一刹,心旌荡漾,春潮澎湃,发现爱的归宿。但是,严酷的现实不允许他们相爱,一对恋人都把炽热的爱藏在心头,在无望与痛苦中挣扎,在心灵深处呼唤梦中情人。为了不辜负待己如父的亚历山大,李隐忍着撕心裂肺的痛苦,浪迹天涯,在欧亚大陆度过十年,并且创建了伊朗有史以来第一个油田——孔雀油田。伊丽莎白在此期间却经历了痴呆爱女安娜被人诱奸,怀孕生产,忠心耿耿的中国女仆玉为安娜报仇,被殖民地当局绞死的种种人生磨难,而她与亚历山大的关系也日渐疏远,几近路人。由于“天启公司”无人接班,年事渐高的亚历山大终于找回李,委以重任,主管全局。历经欧亚大陆风雨沧桑、商海政坛风云变幻的李和饱受磨难、心如死灰、年近四十的伊丽莎白,都以为十六年前的爱情之火早已熄灭,可以各行其是,以礼相待,然而,流逝的岁月把爱的真金磨得更亮,压抑了十六年的心灵呼唤终于在埋葬安娜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伴着血泪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划破乌云翻滚的万里苍穹,向整个世界宣示了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对义父亚历山大的背叛折磨着一向胸襟坦荡、光明磊落的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向亚历山大坦白了自己的不忠。亚历山大虽然有种种思想的局限与性格的弱点,但他毕竟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面对这道无法解决的难题,回顾命运多舛而又光辉灿烂的一生,盘点五十七年的功过是非、荣辱得失,为了深爱的茹贝、李和伊丽莎白,为了金罗斯家族的荣誉,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做出石破天惊之举—— 一手制造了一场爆炸“事故”,葬身于他发迹的一号坑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平一条幸福之路。风雨过后,山川依旧,只有金罗斯广场矗立起一座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那是亚历山大,他的灵魂和精神时时刻刻陪伴着爱他、他也爱的人们。

相关诗歌

  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 一生只唱一次
  那歌声比世界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
  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 她就在寻找荆棘树 直到如愿以偿
  然后 她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刺上
  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里 她超脱了自身的痛苦
  那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 曲终而命竭
  然而 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 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因为 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同名电影】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荆棘鸟
  
  外文片名

  'The Thorn Birds'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Israel:460 min / USA:477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无声标准银幕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Singapore:PG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Daryl Duke
  编剧 Writer
  Carmen Culver
  Colleen McCullough .....novel
  Lee Stanley
  演员 Actor
  Richard Chamberlain .....Ralph de Bricassart
  雷切尔·沃德 Rachel Ward .....Meggie Cleary
  芭芭拉·斯坦威克 Barbara Stanwyck .....Mary Carson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Archbishop Vittorio Contini-Verchese
  简·西蒙斯 Jean Simmons .....Fiona 'Fee' Cleary
  Richard Kiley .....Paddy Cleary
  Ken Howard .....Rainer Hartheim
  派珀·劳瑞 Piper Laurie .....Anne Mueller
  Earl Holliman .....Luddie Mueller
  Mare Winningham .....Justine O'Neill
  布莱恩·布朗 Bryan Brown .....Luke O'Neill
  Philip Anglim .....Dane O'Neill
  John Friedrich .....Frank Cleary
  Stephen W. Burns .....Jack Cleary (as Stephan Burns)
  Brett Cullen .....Bob Cleary
  Dwier Brown .....Stuart Cleary
  Sydney Penny .....Young Meggie Cleary
  Allyn Ann McLerie .....Mrs. Smith
  Richard Venture .....Harry Gough
  Stephanie Faracy .....Judy
  巴里·柯宾 Barry Corbin .....Pete
  Antoinette Bower .....Sarah MacQueen
  John de Lancie .....Alastair MacQueen
  Bill Morey .....Angus MacQueen
  Vidal Peterson .....Young Stuart
  Holly Palance .....Miss Carmichael
  Chard Hayward .....Arne Swenson
  Rance Howard .....Doc Wilson
  Lucinda Dooling .....Martha
  Aspa Nakapoulou .....Phaedre
  Meg Wyllie .....Annie
  Wally Dalton .....Fair Barker
  Nan Martin .....Sister Agatha
  制作人 Produced by
  Irving Paul Lazar .....associate producer
  Edward Lewis .....executive producer
  Stan Margulies .....producer
  Lee Stanley .....co-producer
  David L. Wolper .....executive producer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Warner Bros. Television [美国]
  发行公司
  美国广播公司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 [美国]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上映日期

  美国
  USA
  1983年3月27日
  瑞典
  Sweden
  1984年3月3日
  丹麦
  Denmark
  1984年12月25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5年10月20日

剧情介绍

  20世纪上半叶澳洲一个新西兰移民家庭,女孩麦琪漂亮热情,同神父拉尔夫相爱炽烈。但神父的身份却让两人无法结合,心灰意冷的麦琪终转嫁他人。然而,在命运和内心的渴望刺激下,两人终于再次相遇,带来的却是无可抵御的悲剧。
  本片根据美国畅销名著改编,以卓越的演员阵容刻画出长五十年的爱恨情仇,为一部动人心弦的凄美爱情巨著,曾赢得六项艾美奖,也是一部最授全美欢迎的迷你影集。故事以早期澳洲内陆开发时期为背景。拉尔夫·瑞尔夫·布莱卡萨神父(李察张伯伦饰)是一位虔诚的神职人员,但他却终生饱受情感的煎熬,挣扎于这份缠绵难舍的爱。梅吉·克利里(瑞雪儿华德饰)就是布莱卡萨神父心怡的女神,但这却是一份她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爱……

相关评论

  Desire. Passion. Scandal.

【同名图书(1)】

  基本资料
  作 者: (澳)麦卡洛 著,胡曾 译
  出 版 社: 江苏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7-1
  字 数: 518000
  版 次: 1
  页 数: 677
  印刷时间: 2003/03/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5678313
  包 装: 精装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的故事。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育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本书自70年代在国外出版后,至今仍在世界各国畅销不衰,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荧屏。
  内容简介
  本书所写的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迪·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夫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丝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免心的爱情。
  目录列表
  第一部 1915—1917 梅吉
  第二部 1921—1928 拉尔夫
  第三部 1929—1932 帕迪
  第四部 1933—1938 卢克
  第五部 1938—1953 菲奥娜
  第六部 1954—1965 戴恩
  第七部 1965—1969 朱丝婷
  精彩书摘
  《荆棘鸟》
  第一部 1915—1917 梅吉
  1915年12月8日,梅吉·克利里过了她的第四个生日。妈妈收拾好早饭的盘碟,不声不响地把一个褐色的纸包塞到了她的怀里,叫她到外面去。于是,梅吉便蹲在前门旁边的金雀花丛背后,不耐烦地扯了起来。她的手指不灵活,那包包又扎得挺结实。它有几分像是波利尼西亚人开的杂货店里的东西,这使她觉得,不管它里边包的是什么,反正不是家里做的,也不是捐赠的,而是买来的。这可真了不起。包的一角露出了一个好看的淡金色的东西。她更加起劲地扯着那纸包,扯下的长长的纸条乱成一团。
  “艾格尼丝,啊,艾格尼丝!”她无比爱怜地说,朝在扯得稀烂的套子里躺着的布娃娃眨眨眼。
  真不简单啊。梅吉有生以来只进过一次韦汉的杂货店,那是远在5月间的事了。因为她已经是个像样儿的姑娘了,所以……

【同名图书(2)】

  基本资料
  作 者: 孙绍振 主编
  出 版 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3-1
  字 数: 60000
  版 次: 1
  页 数: 134
  印刷时间: 2002/03/0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6406052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
  阅读是一个必要的训练项目。阅读的价值不仅在实用,而且在于提高文化修养。有一个很好的说法,阅读名著的用处就在于叫人见识名著一番。因此,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就要多接触名著。但“名著”的头衔往往让人望而生畏,不知不觉地敬而远之。《世界百部文学名著速读》(下称《速读》),希望让读者能够亲近名著,并激发阅读兴趣。本套丛书有如下特色:
  一、一般人往往把名著与经典连在一起。这当然十分正确,但也造成视界的狭隘,造成虽有纵深度与厚重感却比较缺乏鲜明性、时代性。所以在《速读》里,我们聚焦名著经典,囊括国家教育部推荐的文学名著的同时,还关注时下流行图书,遴选相关部分青少年朋友喜欢的、与大家生活比较贴近的文学作品,像科幻小说、儿童文学作品等。这样,《速读》就具有经典性、时代性、流行性等诸多特征,必定会成为大家认同并喜欢的一套丛书。
  二、我们认为,一本对青少年有所助益的好书应该处在开拓知识面、激发青少年兴趣、爆破青少年潜能的结合点上。而对青少年的激励和促进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活泼轻松的活动方式,让大家自觉地产生读书的乐趣和写作的热情。为此,我们策划了“读世界名著,写自己故事”读书征文活动,相信会让许多青少年朋友从中受益。
  三、既然是一套速读丛书,是经过整理后的名著故事,所以读起来特别轻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轻松而不失趣味,方便阅读却仍葆原著的精髓。由轻松带来的趣味性不是我们最后的目的,我们希望借助《速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向原著靠拢,自己去找原著读。读者应该把《速读》中的每一册书当做一只只小船,通过它们航行到原著的大海里去。
  四、实用性是这套丛书的又一大特色。我们注重原著的精彩之余还充分考虑读者的实际要求,真正满足读者的需要。每本书有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原著的精彩片段集锦。对摘选的精彩片段,我们还做了细致的分类,分写人、写景、议论、抒情、叙述、对话等六个部类,而且对每一类还加上点评,对每一片段加上小标题。这样既给读者的读书写作提供最便捷的帮助,读者可以借鉴模仿名家的写法,可以说是一本简明的作文工具书;同时她又提供给读者开放的、自己品鉴赏读的空间。另外像一些对话,因为包容了睿智 、机智和幽默,既可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兴奋点,又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必要素材。
  五、装帧设计的新颖。《速读》的阅读对象是青少年,因此,在装帧设计上充分考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采用卡通画作封面的主体,异型36开本。在众多的同类读物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总之,囊括教育部门推荐篇目,营造阅读写作互动氛围,采用卡通漫画装帧设计,创设读书获状动人机会,展现文学名著最新风采,是《速读》的追求,也可以说是《速读》的特色。
  莎士比亚曾说过,我的图书馆是我心仪的花园。《速读》就是专门为青少年朋友准备的,一个真正让大家心仪的图书馆。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儿、美艳绝伦的少女梅吉,内心处于权力与爱情的深刻的矛盾之中,从而引发出一连串感人至深的故事。以两位主人公为中心,展开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各自的人生悲欢离合;尤其是小说的时间跨度恰好横越了二次大战,因而两代人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冲突,更是引人注目。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在描写荒蛮广漠的澳大利业风光时,颇有苍凉悲壮之美,而作为一位女作家。对女人爱情心态的探索,又十分细腻感人,故本书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本书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印数超过了800万册,
  作者简介
  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目录列表
  出版说明
  青少年心仪的图书馆(代前言)
  作品导读
  故事梗概
  精彩片段集锦
  一、人物
  1 梅吉
  2 拉尔夫
  3 帕迪
  4 菲奥娜
  5 玛丽·卡森
  6 弗兰克
  7 米丝婷
  8 戴恩
  9 雷纳
  二、景物
  1 德罗海达的动物
  2 德罗海达的鸟类
  3 德罗海达的干风暴
  4 德里海达的黄昏
  5 德罗海达的大火
  6 德罗海达的领先景
  7 德罗海达
  三、对话
  1 玛丽和拉尔夫
  2 菲奥娜和梅吉
  四、议论
  1 拉尔夫对所信仰的上帝表示怀疑
  2 玛丽·卡森
  3 哈尔的死记梅吉感到痛苦
  4 叙事者
  5 叙事者
  6 叙事者
  7 梅吉
  8 菲奥女生
  9 维科里奥红衣主者
  10 叙事者
  五、抒情
  六、叙述
  “读世界名著 写自己故事”征文启事
  “读世界名著 写自己故事”参赛征文登记表
  《世界百部文学名著速读》(第二辑50种)目录

F.I.R.歌曲《刺鸟》

  史诗般壮阔、隽永的《刺鸟》
  F.I.R.更力邀英国驻台领事跨刀,为专辑中场一个很重要的传说故事献声!这张专辑,由英国居尔特民族的一个古老传说“刺鸟”为概念出发,叙述着“相传有一种鸟,毕生只鸣唱一次,它的啼声悠扬动听,举世无双,自它飞离窝巢的那天起,始终不停地找寻一种荆棘,找到后便奋不顾身投身于最尖长,最锐利的一根刺上,就这样地将临死前的剧痛化作悦耳感人的歌声,这正是他为生命所付出的代价,因而博得世人的倾听,连上帝也在它的天堂中微笑了,因为唯有付出最深沉的痛处,方能换得最美好的事物!”用生命付出代价所换来的,将是无限希望的延续!
  歌曲:刺鸟
  歌手:F.I.R.(飞儿乐团)
  专辑:《无限》
  词:F.I.R./谢宥慧 曲:F.I.R. 编曲:Terence Teo
  歌词:
  也许就是要等一百个世纪
  我们才能够发现真爱的美丽
  龙舌兰的花朵不代表绚丽
  选择燃烧了自己将真爱延续
  就像刺鸟的宿命悲剧却勇敢
  用生命交换结局的灿烂
  天上的风被谁推开
  温暖的手是你的爱
  我还在等待 等待你的爱 真实呼喊
  天空晴朗心情很蓝
  紧握的手决不松开
  怎么不回来 怎么不回来 刺鸟呼唤
  天上的风被谁推开
  温暖的手是你的爱
  我还在等待 等待你的爱真实呼喊
  天空晴朗心情很蓝
  紧握的手决不松开
  我穿越伤害 最美的答案 是你的爱

《刺鸟》李巍

  ——像刺鸟一样,在阵痛中学会坚强。
  精品书摘:
  1 我在万籁俱寂的夜里闭上了眼睛。他的容颜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个自我第一眼就爱上的男生,我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靠近的男生。在我十七岁最美的青春年华里,他被我每时每刻神明一样顶礼膜拜着,景仰着。倘若不是因为爱他,像我这样安静乖张的女孩,也许永远也不会认识夏千寻。那么一个仿若永远处在风口的拉风的女孩,无论走到哪里都像星星般光芒万丈的小公主。——是的,夏千寻。
  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人眼中的坏孩子,这么看似不堪的少女。但是那一天当她在我眼前哭泣到崩溃时,我却恨不得用我所有的一切来交换她的笑容。是的,就是想奋不顾身去替她抵挡一切风雨的那种冲动。亲爱的,哪怕为你倾尽一切。你不要害怕。我们就这样相拥着到天亮。到阳光把我们的耳朵叫醒。天亮了,我们依然是蓝天下最勇敢的刺鸟。
  2、也许就是要等,一百个世纪,我们才能够发现,真爱的美丽。龙舌兰的花朵,不代表绚丽,选择燃烧了自己,将真爱延续。就像刺鸟的宿命,悲剧却勇敢,用生命交换结局的灿烂。天上的风,被谁推开。温暖的手,是你的爱。我穿越伤害,最美的答案——是你的爱。
  当我爱着你时,我只是你不存在的存在。当我以为忘记你时,你却勇敢地爱着别人再被人伤害。你的疼痛都让我看见,可是,我居然那么羡慕你,那一道美丽的伤口。
  3、传说中有一种鸟,它一生只啼叫一次,付出的却是生命和鲜血。你愿意做那只勇敢无畏的刺鸟吗?用青春,用眼泪,用生命,来交换最灿烂绝美的爱情。
  4、飞翔,我是你勇敢的刺鸟。付出全部燃烧自己,用生命交换你最完美的爱情。亲爱,亲爱呵,流尽最后的血,死在你手心,可以爱我了吗?
  5、传说中有一种鸟 它的一生都在寻找最长的荆棘 只为了向宿命中注定的荆棘树 唱出全世界最美的歌 仿佛我们的爱情 选择疼痛,让真爱延续
  天空的云朵被阳光照耀 罂粟的花朵危险又诡异 你的爱情却让我等待一万个世纪 我像是你的刺鸟 流着眼泪寻觅 只有你的怀抱是我温暖的停靠……
   
  作者简介:
  李巍,美丽的成都天平座女子,百变的文字精灵。因青春小说《一克拉的眼泪》成名。随后推出风靡一时的《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触不到的恋人》,都创造了畅销奇迹。因作品侧重青春中的伤痛与温暖的碰撞,情节生动感人,人物感情细腻丰富,往往能令读者为青春落泪,因此被誉为“青春哭泣小说天后”。
  出版作品:《一克拉的眼泪》(1、2)《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触不到的恋人》,新作《刺鸟》即将出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爱、友情、亲情的故事。双生花般的姐妹,互相鼓励的友人。素未蒙面的兄妹阴差阳错彼此相爱。寻找爱情和友谊的过程又是那样复杂和曲折。潸然泪下的结局,触动你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当你懂得书中刺鸟的化身,也就明白了爱的真谛……
  
  主题曲《最后一秒》:
  最后一杯酒告诉自己你已走 我拿什么也换不回 你在我身边停留 喝的醉了累了 还有想你的念头 多年以后是不是还能守候 说的没有错 还注重什么结果 既然用心去爱过这样的结果也值得 其实你也哭了 哭得是那么的执着 既然离开了 就不要那么难过
  就让我爱你疼你照顾你 直到最后一秒钟 就算结局山崩地裂 爱的满身是伤痛 就让我爱你疼你照顾你 直到最后一秒钟 还在老地方等候心还在最后一秒 停留 ---主题曲《最后一秒》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当我晚上听着安静得不得了的大提琴曲Paganini:maurice gendrom,
  间隙之中听见十月的风在飞舞,已经南方秋天的夜晚里无比肃杀和凄寂的雨,
  手边的电话响起来,有着初中同学的问候,我温暖感动地不敢去接.
  常常在这种时候有时光飞回流转的错觉,心疼得让我想落泪.
  在短短的国庆假期回到家,此刻躺在两年前曾经无比厌恶的这张床上.
  我清晰地记得那些不眠又不醒的日子,像是一幅塞尚的油画,
  灰暗而斑斓,凌乱又优美,没有定义只有展示出来的伤口和甜蜜.
  在经历了一个人的孤独生活之后,忽然感到自己以前对'离开'这个概念的误解有多么的盲目和荒谬.
  那个对家庭有着深刻误解和怨恨的孩子,那些光线明明灭灭的回忆中的风景,以及这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都离我远去了.
  我开始学着去追到它们,并试图为它们重新安葬一次,竖一尊华丽的墓碑,以纪念我的一些失去.
  在这个无比清冷的十月,我又看见我曾无比熟悉的,我家书房的天窗外的那块铅灰色天空,
  飘零的云朵,流泻的星辰,还有沉沉的黑夜.
  我想起我十五岁守着它们走过来的路途,如此颠簸.
  我知道我今天的妥协是建立在那些疼痛之上的,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勇敢,
  青春期特有的不安:前者决定不顾一切地区不顾一切,后者决定不顾一切地去顾及一切.
  我终有今天.当我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忽然抬起头,感到头发被风吹乱并深深地掩埋了我的眼睛,
  单薄的衣服丝丝透着寒冷,笑容开始悲凉并且含蓄......
  我站在了一个预知的终点和另一个不预知的起点上.
  疲惫的长跑永无终止,我们都是荆棘鸟,一生只停下来一次,那是死亡的时刻.
  '青春无悔'里说,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
  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安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