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②

  【返璞归真】 同“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 谓还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 璞,本义是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这里引申为天真,淳朴。
  成语 返朴归真
  发音 fǎn pú guī zhēn
  。
  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示例 《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成语意思】 去掉外在的装饰,回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也说归真返璞。道教教义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为您推荐

鳞次栉比②

  【词目】鳞次栉比   【发音】lín cì zhì bǐ   【释义】鳞:鱼鳞;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

不言而喻②

  ( bù yán ér yù )   言:解释,说明   喻:明白知道   解 释 不需解释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简单、明了。   出 处 《·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不一而足②

  【词 目】 不一而足   【发 音】 bù yī ér zú   【英 文】 too many to be enumerated 'and so on'   【释 义】 足:充足,足够。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出 处】 《·文公..

血浓于水②

匪夷所思②

  匪夷所思 ( fěi yí suǒ sī )   解 释 匪:同非,不是;夷:同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平常的。“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出 处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此地无银三百两②

  此地无银三百两 (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解 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出 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王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王二..

屡试不爽②

  【发音】: lǚ shì bù shuǎng   【释义】: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   【出处】: 清·《·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事例】: 可是只要一见尼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