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②

【注 音】

  ( xué fù wǔ chē)
  正确古音:( xué fù wǔ ju)

【释 义】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 处】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用 法】

  主谓式;作;含褒义

【示 例】

  他自幼年起,便刻苦攻读,到了青年时代,便已是~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典 故】

  春秋战国之交,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政治的动荡,引起了学术文化的变化和进步,私人讲学也开始兴起。私人讲学,把知识传授给统治阶级的下层以至民间,打破了贵族和史官对于知识的垄断,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进步。随之而来的,是私人藏书的出现。最早致力于私人讲学的的孔子,他那里就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籍。战国时学术空气十分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新的著作。相传苏秦有书数十箧,著名的哲学家惠施“其书五车”,形容学识丰富的成语“学富五车”就是由此而来
  而竹简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代,流行至公元三世纪的东晋。
  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在春秋战国时代, 出现了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竹简成为各家著书说的主要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如:老子、庄子、孟子、孔子、孙子等。
  成语“学富五车”中的五车其实就指五车竹简书。
  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都是称誉学识渊博的。学识怎样用车载量呢?原来这里有两个典故。
  我国古人已开始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信息载体。用以书写的竹片叫做“简”,又称“策”;用于书写的木片,叫做“方”,又称“犊”。
  “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用“学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学富五车”的典故,反映了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传播手段。这么多的简册,运输、存放都很麻烦,人们常形容说:“汗马牛”、“充栋宇”。因而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
  “八斗”是南朝谢灵运称颂三国魏国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见无名氏《释常谈》)看来,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以后,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喻作文采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天管,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一典故。

为您推荐

目无全牛②

  【词目】目无全牛   【发音】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出处】·《·养生说》:“始..

睚眦必报②

  词目 睚眦必报   发音 yá zì bì bào   释义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报:报复。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出处 ·《·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

左右为难②

【词目】  左右为难【拼音】  zuǒ yòu wéi nán【解释】  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出处】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用法】..

世态炎凉②

循循善诱②

  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 释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教导。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出 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应接不暇②

  应接不暇 ( yìng jiē bù xiá )      【解 释】: 暇:空闲;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 处】:·宋·《·》:“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

集腋成裘②

  集腋成裘 ( jí yè chéng qiú )解 释  腋 :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或集众力办一事。 多指好的方面,不能用于缺点错误。出 处  《·知忠》:“..